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车让人”让出温情 “人守规”守住文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车让人”让出温情 “人守规”守住文明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8-11 20:55

  “看见了吗?有小朋友给我在车外“比心”呢!”刚刚主动停车让人的22路公交车司机王师傅,一脸骄傲地给记者说,自从2017年西安市推行“车让人”的文明做法后,我经常能在主动停车让人后收到各种感谢,有“比心”的、有鞠躬的,还有穿汉服的小姑娘给我行礼感谢呢!

  “杭州经验”引领西安交通文明大提升

  公共交通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进入新世纪,随着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城市拥堵便成为生活常态。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中,人车抢行、车挤人、人怕车等不文明现象,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和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情况也一样让人堪忧。

  如何构筑起新时代的文明交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明交通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关相林介绍,2017年5月以后,随着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尽管西安的整体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公共秩序依然有很大改善和提升空间。而彼时,杭州的“车让人”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西安看得眼热心馋。“从宣传、管理和制度上全面学习杭州经验和做法,就成了西安心心念念的事。”

  作为执掌“牛耳”的具体部门,根据西安市文明委的安排部署,市委文明办不敢懈怠,在迅速学习考察了杭州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后,陀螺一样在全市不留死角地全面实施了“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主题实践行动。

  从制度上根本解决“谁来干?”“怎么干?”

  那么,究竟如何切入、如何因地制宜、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工作的呢?

  关相林介绍,活动之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谁来干?”。“‘车让人·人守规’活动不只是文明办和交警两家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不只是一项单纯的主题实践活动,而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推手,是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实践。为此,西安市迅速建立了文明交通联席会议制度,相关市级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形成了‘一盘棋’格局,确保了工作的常态长效开展。其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干?’,我们把活动分成3个步骤:即2017年重点抓‘车让人’,2018年重点抓‘人守规’,2019年是‘两者’并行实施。”关相林说。

  为做好前期的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西安市下好先手棋,将公交出租车司机、公务车司机、公职人员、中小学生作为重点群体,广泛开展了各具行业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市教育局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五个一’”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充分发挥各文明单位的带头作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市场、进工地活动,并久久为攻,持续3年开展了“文明交通百日零违法”挑战赛,设置加油卡等奖项,吸引了近30万名车主参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西安强化管理,首先是在完善设施上用足力量,交警和住建等部门专门对全市的斑马线进行了摸排,规范设置了各类标线设置。如在全市重点路段十字口,先后安装了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140个,礼让斑马线智能提示系统50处,移动抓拍“布控球”200个。其次是从严管理,从2017年5月活动开始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先后处罚车不让人106万余例,非机动车交通违法22万余例,行人交通违法近9万例。

  “以前为了多拉快跑,有时候过十字路口也会加速抢过,走到背街小巷里看见行人也会鸣笛示意对方让我先走。”回忆起自己之前的行为,出租车司机颜师傅一脸惭愧。现在西安实行“车让人”已经5年了,虽然车开得慢了,但是事故和违章少了,最重要的是与行人的心里距离近了,每天工作心情自然很舒畅。

  为了加大整治不良交通行为,西安还加大曝光力度,利用“西安发布”和“西安交警”“双微”平台,先后曝光交通违法行为4000余例,处罚车不让行人30万余例,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全市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具体工作中,西安还特别注重示范引领,重点抓“公”字头车辆。如市公交公司推行的“5321”礼让标准,通过现场检查和视频查询等方式,对公交车礼让行人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纳入线路及驾驶员个人月度考核和星级管理指标。市出租车管理处在市区常年设点检查出租车文明驾驶情况,发现违规行为当场记录,通报相关企业实施整改。与此同时,西安还将全市的公务员私家车、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通过主管部门抄告到违法当事人所在单位。截至2019年11月底,先后抄告公务员私家车1845车次、公务车427车次、公交车427车次、出租车21081车次。

  “嘿,尔格西安的司机素质普遍高的很!”一位来自陕北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开心地给记者分享着他的经历:“西安是一座文化古都,旅游城市,很多外地游客看到西安的‘车让人’行为,都止不住地夸赞我们,被夸的那一瞬间,心里甭提有多骄傲了!”

  长效机制保障“车礼貌了,人也礼貌了”

  “进”和“退”本是一组反义词,但有时在距离上的“退”却代表着在文明上的“进”。

  为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文明交通主题实践行动,2020年,西安交警在全国首创了停车线后退5米的“礼让斑马线”,受到各方好评。

  “停车线后退,不仅让行人感受到了尊重和安全感,也减少了司机的视野盲区和事故概率,是一个促进交通安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西安市委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管理处副处长徐俊表示,现在即使在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的地方,司机也都会主动礼让行人,车礼貌了,人也礼貌了,在车与人的相互尊重中,彰显着西安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文明新风。

  为了使“车让人·人守规”这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西安还以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文件,成立活动专班。2019年,市委文明办将“车让人·人守规”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季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内容,按绩效综合打分评优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一票否决。

  同时,公交、出租车企业也建立了对驾驶员“车让人”的考核评价制度,增加了“车让人”在企业和从业人员信誉评价中的权重,完善了激励政策与惩罚措施。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也将“车让人·人守规”纳入了初学驾驶员培训和道路运输(客、货、危)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委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等还将“车让人·人守规”纳入文明单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家庭、劳动模范等荣誉的评选标准,确保这项工作形成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

  而今,“车让人·人守规”已经成为西安广大市民文明出行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同时,大家还通过各种形式点赞留言,表达心声:“车让人看似是件小事,反映的却是城市管理、城市秩序的大事,这个事做的真好!”“早上从斑马线经过时,公交车和小轿车都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虽然还有点小不习惯,但倡导的‘车让人’行为已显现出效果,让人欣慰!”小学生王卜仟还将自身经历的“车让人”写成作文《最美的风景》,引爆了朋友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哲浩 李洁 杨永林)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夜迎“双十一”

  • 大理崇圣寺三塔安装避雷装置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