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注意!4月5日陕西部分路段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注意!4月5日陕西部分路段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

来源:陕视新闻2022-03-31 11:47

  2022年清明节陕西全省收费公路继续执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7座及以下)免征通行费政策,免费通行时间为4月3日0时至4月5日24时。今天(3月30日),陕西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和陕西省公路局发布了出行提示。

  节日最后一天为出行高峰 西安周边车流量大

  预计2022年清明节全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和全省普通公路交通流量都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节日最后一天为出行高峰。

  节日期间流量高峰预计出现在4月5日(清明节假期最后一天),当天全省高速收费站出口流量预计达到148万辆。从时段分布来看,节日期间12时-20时为流量高峰时段,重要城市收费站容易出现拥堵排队现象。流量较大的收费站多集中在西安周边。收费站出、入口流量较大的收费站主要有六村堡、汉城、曲江、灞桥、新筑、长安路、高新区、杏园、机场西、三桥。

注意!4月5日陕西部分路段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

  注意驶离高速出口的时间和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跨省车辆通行计费里程较长,建议大家在免费时段结束前提前驶出高速,再重新驶入,确保前段行程享受免费。

  因属地疫情防控,需注意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具体详情可通过“陕西交通12122”微信公众号“路况信息”栏目查询。

  此外

  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陕西部分路段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

  ▼


  关于壬寅(2022)年清明节

  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及分流措施通告

  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实施以下交通分流措施。

  1、2022年4月5日5时至15时,包茂高速(G65)西安至富县路段,双向禁止大型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通行上述车辆经延西高速(G6522)绕行,禁止从黄陵出口驶出。

  2、2022年4月5日5时至17时,210国道黄陵段禁止大型货车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通行,上述车辆经延西高速(G6522)绕行。

  3、2022年4月5日7时至14时,黄陵县城及延西高速黄陵出口、包茂高速黄陵西出口优先保证持证车辆通行。未持有公祭典礼活动通行证的车辆择时、择路通行。

  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2022年3月29日

  综合:西部网 陕西发布 西安发布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