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两项全国第一,外国人扎堆打卡!首个“非遗年”,成都太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两项全国第一,外国人扎堆打卡!首个“非遗年”,成都太火!

来源:成都发布2025-02-04 19:47

  为期8天的2025年春节即将收官,来自携程、去哪儿、飞猪、同程旅行等多家OTA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增40%,点燃了一场火热的消费盛宴。特别是当“非遗版春节”与国际流量的注入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更是令这个春节“热”力十足。哪些目的地最热?哪些消费新场景、新耍法最受游客青睐?透过一组组出游大数据,可以窥见春节文旅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新“潮”向。

  去哪儿数据显示,从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量来看,成都在春节假期热门城市Top10榜单上拔得头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昆明、西安、海口、杭州紧随其后。同时,在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入境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入境游愈发火爆。在外国人预订前往的中国城市当中,北京、成都、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城市机票预订量最高。

  以成都为首的热门城市凭什么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吃火锅、喝盖碗茶、看大熊猫、体验非遗……来自俄罗斯的娜塔莉亚·彼得罗娃第一次来到成都,在彼得罗娃的手机日程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春节旅游攻略,“这里喜庆又热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彼得罗娃与同伴毫不吝啬地表达对这趟旅行的意犹未尽,或许这正是答案。

  成都有多“热”?

  春节期间

  机票、租车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今年的灯会是三国主题,既好看也蕴含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公外婆特别喜欢。”大年初五开始,家住重庆的小刘带着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来成都玩了2天,逛了武侯祠“千灯绘三国·百戏迎新春”主题灯展,夜游了锦里,第二天还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了“花花”。

  无论是赏灯会、逛庙会,还是穿汉服、写福字,今年春节假期,阖家出游、体验有文化底蕴的游玩项目成为主流。飞猪数据显示,含民俗表演内容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6%。从目的地来看,上海、北京、广州、杭州、 成都、深圳、重庆、西安、南京、武汉等是最热门城市,成都-重庆、上海-苏州、深圳-长沙、上海-郑州、广州-湛江等是春节假期游客双向流动的热门城市对。

  作为春节出游的热门出行方式,机票和自驾租车是衡量目的地热度的重要指标。在去哪儿平台上的数据表现更为直观——从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量来看,成都在春节假期热门城市Top10榜单上拔得头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昆明、西安、海口、杭州紧随其后。

  携程数据同样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热门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武汉。而从租车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期间国内55%游客选择租车自驾的方式出游;国内租车热门目的地TOP5依次为成都、海口、昆明、三亚、广州。

  飞猪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租车、定制游订单量均录得同比双位数增速,其中三亚、海口、成都、昆明、大理等是自驾游热门城市。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重庆、成都、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深圳、昆明、杭州、苏州是国内最热门的酒店预订城市。

  在航线选择上,成渝地区往返长三角、珠三角的航线较为热门,预订热度较高的十条航线中,有五条涉及成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均“忙”成全国前十热门用车机场,成都东站位列热门用车火车站全国前十。

  “入境游”更火

  外国友人扎堆来蓉打卡成都“年味”

  今年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也是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国游客来华的热情愈发高涨,而成都也成为不少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第一站。成都边检站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入出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0.87%,出入境航班达4000余架次,同比增长29.07%。

▲外国游客体验夜游锦江项目

  第一次来成都的娜塔莉亚·彼得罗娃和朋友一起体验了“年味”十足的成都春节,发出了意犹未尽的感叹 。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周慧婕表示,今年初的国际流量注入与“非遗版春节”在社媒上的广泛传播让China Travel升级Chinese New Year。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英国、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30%,法国、西班牙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去年增长近120%。入境游热门目的地依次为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珠海、 成都、中山、哈尔滨、佛山、重庆。

  博物馆里过大年

  春节“文化味”唱主角

  事实上,首个“非遗”版春节,让人们对出游有了更深层的文化需求,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独特的年俗项目和非遗体验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在成都更是掀起了一场“博物馆里过大年”的文化热潮。从整个假期来看,约满、售罄也成为成都文博场所的热词——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火热的大庙会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成为蓉城新春佳节最具人气的文化盛事之一。

▲成都博物馆

  截至2月2日(大年初五),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日均接待观众量超10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约181.5万元,同比增长52.2%,人气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每天都是约满状态的成都博物馆,从1月28日(除夕)至2月6日(初六)参观人数超13万人次。成都市美术馆在春节期间展出了风格各异的七大展览,6天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博物馆旺盛的人气也带动了馆内的餐饮、周边收入,催生了“文博经济”。“进入1月份后,我们咖啡店的订单相较前一个月翻了一倍。”成都博物馆餐饮区负责人黄女士告诉记者。

  同样火热的还有春节档电影,尤其是成都多环节参与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稳立春节档第一梯队,也催生了“跟着电影去旅行”的出游新模式。哪吒与敖丙亮相金融城双子塔,为往来的市民带来新春祝福;多个商圈“踩着风火轮”的哪吒雕塑,让动画融入现实,成为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新地标,吸引了众多影迷和游客专程前来。来自西安的游客高小姐就是其中一员,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成都金融城双子塔灯光秀,哪吒、敖丙共同拜年

  除此以外,从“活力成都年万千气象新”春节系列音乐会到街头艺术表演,大大小小数百场音乐演出,也让春节期间的成都“艺”味十足,吸引大批游客沉浸在美好的音乐意境之中。

  “花样”过大年

  文旅新场景联动“吸睛”又“吸金”

  盘点这个春节假期,远程、中程、近程的旅游市场全面覆盖,旅游景区、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和休闲商圈这“三区一圈”热度攀升,游客量达到高峰。

  以成都为例,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中,成都景区游客接待人数同比继续保持增长,成都宽窄巷子多次位居日接待游客人数全省首位,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门票收入多次位列全省前三。

▲宽窄巷子蛇形装置吸引游客

  当旅游过年成为新的年俗,欢乐喜庆中也融入越来越多的创新元素,“三区一圈”利用“创新+”文旅,打造出一系列新场景、新玩法,成为旅游热度进一步攀升的密码。

  “简直太美了,春节我们选择西岭雪山就是因为这里是距离广东最近的雪场,温度也更适合南方人。”来自广东的范先生难掩自己的激动心情,冬天必刷的冰雪游在成都成为现实。春节期间,前来西岭雪山体验南方冰雪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今年更新增了来自广东、广西、福建的外地游客以及东南亚游客。

▲市民正在体验滑雪 图据西岭雪山景区

  在夜游锦江东门码头处,文化手工体验区的非遗剪纸、滚动红包、写福字等活动吸引不少人排队“大显身手”。石牛堰码头以传统灯笼与现代光影艺术相融合,呈现别具一格的“成都市区蓝眼泪”。此外,夜游锦江新场景亮相,与岸上全新的“灯雪”联动,让游客在璀璨光影中感受成都文化交融之美,也让“假日经济”再创新高——春节假期前三天,夜游锦江各码头接待量突破16万人次,营收方面同比2024年春节假期前三天增长32%。

▲东门码头市民迎新年

  春节期间,汇聚了一大拨潮流地标的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也成为各地年轻人最爱的打卡地之一。非遗皮影数字艺术光影秀、火车头非遗市集、新春街头音乐会、沉浸式数字艺术展等“园艺术游园会”系列活动,传统与现代交织,艺术与潮流共生,成为吸引“00后”的流量密码。

  此外,春节期间,成都还推出了一系列消费惠民“新招”“实招”——全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提供免费门票,联动线上平台推出酒店住宿、交通出行、美食餐饮优惠券等,成都文博艺术场馆则采取延时开放、行李寄存、暖心服务等措施,也进一步激活了文旅消费一池春水。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