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些成都人,真的太暖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这些成都人,真的太暖了!

来源:成都发布2023-01-13 07:42

  回首倏然而过的2022

  生死营救的“三环英雄”

  挺身而出的成都“六勇士”救下煤气中毒母女的外卖小哥

  提供“爱心钱盒”“共享药箱”

  “免费餐食”的热心市民

  ……

  是成都人共同的温暖记忆

  更是全国网友

  对成都喝彩点赞、心向往之的理由

  千千万万的成都人

  用身体力行的平凡之善

  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公园城市

  让城市更具文明内涵成都温度随时随处可触可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折射出幸福成都的文明之光

  点滴之善聚沙成塔

  让成都

  这座文明之城迈向典范

  以文明之我

  点亮文明之城

  奔波在岁月里的平凡人

  亦能在危急时刻迸发光芒

  前不久

  一环路东三段一十字路口

  一位大叔遇车祸被卷入车底

  危急时刻

  20多个成都人从四面八方瞬间集结

  合力将轿车抬起

  仅仅用了一分钟就将人救出

  去年6月,成都三环路

  一辆厢式货车发生交通事故

  车辆起火,司机被困

  生死一瞬间

  冲上去的是十多位普通司机和路人

  有的扒车门、有的灭火、有的疏散交通

  经过3分35秒的营救

  合力拖出被困司机

  无独有偶,2022年8月

  在成华区玉双路与望平街交叉路口

  面对挥舞着菜刀的歹徒

  执勤的辅警、下班回家的安装工

  路过的生意人、送餐的外卖小哥

  送菜的骑手、出差的外地人

  6个此前没有交集的人

  拿着铲子、牌子

  奋不顾身冲上去合力制伏歹徒

  成都人英勇的瞬间被路人上传到网络

  一次又一次引发全网上亿次围观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中央级媒体也多次点赞

  “关键时候雄得起”!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群体的挺身而出并不偶然,从某种程度说,它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长久滋养、道德培育长期涵养的必然结果。在成都,每天约有3万人次通过成都志愿者服务平台——“文明兴蓉”参与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2100万成都人早已把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救死扶伤,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作为内心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把“搭把手”“帮个忙”看做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以文明之我,点亮文明之城,平凡成都人用自己的行动,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展示了成都昂扬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

  以平凡之善

  汇聚文明之力

  城市的文明之美

  需要不断地被发现、被传递、被褒扬

  才能激发更多人

  讲道德、尊道德、行道德

  为了褒奖平凡之善,助力温情传播,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已为1000余位“平凡之善”主人公发放“平凡之善”定制出行套卡;每半年举行一次的“平凡之善”授奖仪式,让教师、民警、退伍军人、农民工、外卖员、珠宝店老板、保险公司员工、保安、在校大学生、社区志愿者登上领奖台,接受最真挚热忱的城市礼遇。

  成都始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着力点,常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成都榜样·文明先锋”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4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名,省道德模范35名,市道德模范318名;中国好人213名、四川好人529名、成都好人1481名。从勇挑重担,三次奔赴战“疫”一线,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巨大贡献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到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感动中国的骨科主任梁益建;从万米高空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到信守承诺,用爱心铸军魂的老兵董贵生……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不断被挖掘出来,以“身边人”感染“身边人”,以“先行者”带动“后来人”。

  此外,成都充分挖掘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开展“邻里文化节”和志愿服务关爱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文明之风在全社会传递,浸润每个人的心田,塑造了市民守望互助、扶危助困的精神。疫情期间,小区“爱心药箱”的药物源源不断、“90后”姑娘自购10000斤新鲜柠檬街头免费送给市民……榜样的力量,如点点星光、微微灯塔,引领着全社会的时代风尚。

  以文明之美

  勾勒城市幸福

  人与人守望相助

  人与城双向奔赴

  文明,是烙印在成都发展过程中的目标

  办好民生事业、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幸福生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是成都一直以来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站在新的百年起点,成都将“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特质渗入城市肌理、润入城市底色重整行装再出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推出《成都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条措施》,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一步优化制度体系、谋定务实举措。《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方案》配套出台,要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文明素养培塑行动、幸福成都提质行动、城市治理提升行动、天府文化浸润行动、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六大行动……现如今,成都的城市风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整洁的街道、美丽的绿道、顺畅的交通、和谐的邻里,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底色。

  文明汇聚成光,点亮市民的幸福之路,成都已连续1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正是城市文明的发展,给足了市民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市民才发乎心底,才愿意捧出真情真心,守护城市文明,和城市一起成就幸福梦想。今年,390位市民加入到文明公益大使、市民观察员、市民监督员的队伍中,共护文明,就是最好的例证。

  看成都街头

  总有人在雨天为他人撑伞

  总有人在烈日中为他人送水

  总有人谦让起身为老者让座

  总有人扶起跌倒的孩童

  ……

  成都的幸福

  就在这每一个时刻年年岁岁总有美好与温暖与我们不期而遇成都的幸福味历来总是这般隽永绵长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