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成都龙泉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2022年成都龙泉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2023-01-06 11:49

  机械手臂强劲挥舞、材料车厢子自动穿梭、全新车型下线上市;新签项目接踵而至、在建项目拔地而起、竣工项目蓄势待发……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场景勾勒出了2022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迎难而上踔厉奋发、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的时代新画卷。

  时光,勾勒年轮的更迭。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

  “极不平凡”为2022年的龙泉驿标定注脚。转动经济发展的时间卷轴——龙泉驿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春时,“起步就冲刺、开局要争先”,夏至,把“拼经济”摆在最突出位置,秋来,继续于攻坚克难中承压前行,冬到,“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

  难忘2022,一以贯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矛盾交织的严峻挑战,龙泉驿区按照省市党委政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闯”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以奋斗之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迎难而上 “拼”出经济发展韧性

  疫情袭扰、高温干旱、缺电保供……2022年,龙泉驿走过了这样一段极为不易、极不寻常的历程。面对超预期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龙泉驿经济承压前行,战出了强劲韧性。

  2022年12月,时值年末。位于龙泉驿的领克汽车成都工厂,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隆声不绝于耳、挥舞的机械臂此起彼伏,一辆辆崭新的领克06源源不断地驶下生产线。“目前,成都工厂日产量稳定在400台以上,能够完成年初定下的11万台目标。”领克汽车成都工厂副总经理路高磊说。

2022年成都龙泉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对于领克汽车成都工厂而言,11万台的年终成绩实属不易。对龙泉驿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多轮疫情袭扰中,企业每关停一次生产线就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由于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协作程度极高,一家企业停摆可能造成链条上的若干企业先后停工。“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冲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

  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以破题。2022年,龙泉驿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迎难而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立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全区各大工业企业通过“防疫泡泡”的闭环管理模式连续生产,广大企业员工以厂为家、战疫保供,确保了防疫不松、生产不停。

  2022年3月,受疫情影响,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在上海和长春两地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受到较大冲击,供应链及物流面临严重挑战。为此,龙泉驿及时制定出台方案,为汽车等重点行业企业申请临时通行证、开通物流绿色通道、建立物流中转站。疫情之下,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仍按照每56秒下线一台新车的生产节奏开足马力。

  放水养鱼则水多鱼多。2022年,龙泉驿持续推动助企纾困工作,以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和企业服务的精细化破除市场主体最关心、最迫切的痛点、难点、堵点,助力企业逆势突围。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确保“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实施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1345”工作体系,出台稳增长“20条”、复工复产“10条”、稳工稳岗“14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申报“退减免缓补奖”政策,累计兑现资金61亿元;开展政企交流活动6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400余个……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过去的一年里,龙泉驿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加速见效,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全区人民脚踏实地、奋楫搏浪,迈出的每一步都步履铿锵。

  “宝剑锋从磨砺出”

  建圈强链 “拼”出经济发展活力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极为繁重艰巨的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对此,龙泉驿的做法之一是——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

  2022年9月29日,龙泉驿以专场签约和集中签约的形式,连续举办两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签约总投资305.6亿元的7个项目。其中,投资150亿元的中创新航二期和投资100亿元的中伏能源2个百亿项目签约落户,创下了龙泉驿同一天签约2个百亿项目的记录。

  1个月后,2022年11月初,万商云集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龙泉驿招商专班借这一高水平开放的国家平台展魅力、谈合作,让龙泉驿名片在进博会上刷足“存在感”。举办投资推介会1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项目30个,签约协议总投资60亿元。

  在2022年项目攻坚大会战中,龙泉驿制定出台全生命周期项目服务办法,搭建运用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大力推广“五同时+五同步”工作法,推动2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2亿元,中创新航等118个项目加快建设、汽车智创活力港等58个项目竣工投产。

2022年成都龙泉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过去一年里,龙泉驿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实施“链长制”,编制产业空间利用规划和产业图谱,开展链主链属企业招引、高能级平台建设和产业生态优化攻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7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

  与此同时,产业建圈强链正源源不断为龙泉驿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能与活力,“一干主导、两业融合、多元共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看汽车产业之“新”——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建成投运,极星3、雷丁芒果等纯电动车型下线,凡尔赛C5X、沃尔沃XC60混动扩产上量,极氪新车型、海豚汽车项目等签约落地。

  看优势制造业之“精”——新增美奢锐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航天中天动力等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

  看现代服务业之“质”——西门子创新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大华西南智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华测检测、杉杉国际时尚名品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发放政府消费券3870万元、带动消费10亿元以上。

  看农商文旅体之“融”——锦绣天府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一期建成呈现,成功打造东安湖公园精品场景7个、“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9家、“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5个,龙泉山成为网红打卡地。

  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在龙泉驿,一个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正加速成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

  蹄疾步稳 “拼”出经济发展潜力

  一个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一个是江河浩荡的火辣山城,成都与重庆,这对西部双子星城市,从历史、现在到未来,始终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时间拨回3年前,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作为四川和成都重要的汽车产业发展基地,龙泉驿区已累计引进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10个整车制造龙头项目和一汽发动机、富维江森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整车产量持续保持百万台能级,产值超1500亿元。

  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龙泉驿主动融入、积极投入,于大棋局中精准落子,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经济总量的领先优势、区位交通的独特优势,积极承担构建成渝汽车产业生态圈、打造新的增长极和重要动力源的时代使命,奋力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区。

  以汽车为媒,一场场“双向奔赴”在成渝上演——

  每天,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装车间内,一台台捷达VS5、VS7新车有序下线,其中,有众多零部件都来自重庆。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入厂物流主管郭红介绍,按公司年产量20万台计算,相当于每年有超过100万片的重庆产玻璃被运用到了成都造的汽车上,此外,重庆的生产企业还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供应了天窗、脚踏板等13种产品,每年产值可达4亿元。

2022年成都龙泉驿“拼”出经济发展新局面

  与此同时,在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下线的交流发电机将被打包送往重庆诸多整车企业。每天,华川电装为重庆市场供应汽车零部件超3万套,产品包括交流发电机、启动发电机、雨刮电动机等。“我们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产品,与重庆的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车企紧密合作,实现逆势增长。”华川电装董事长耿辉雄说,2022年1至11月,企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

  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川渝汽车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合计生产汽车139.3万辆,同比增长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川渝携手补链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160个重大项目之一,从对接到落地仅68天,42天实现全线设备调试完成并启动整线投料,17天完成首批储能电池产品下线——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一次次刷新“成都速度”。

  令人惊叹的高效率背后,是龙泉驿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加快迈向成渝制造业高地目标的“加速度”。

  告别2022年的不平凡,启航2023年的新征程,成都龙泉驿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拼”出新的更多精彩。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