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青铜峡:葡萄基地“种”出生态屏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青铜峡:葡萄基地“种”出生态屏障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11-11 19:02

  11月初,冷风阵阵,宁夏吴忠市青铜峡维加妮酒庄内却还是满眼充满生机的绿色。走进酒庄,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231108153853

  维加妮酒庄庄主张毅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主营的“兰山伯爵”“甘鸽日历”品牌从2014年上市以来,在国际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柏林、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中,5次获得大金奖,26次获得金奖。”

  维加妮酒庄的成绩是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良好发展的缩影。“我们现在打造酒庄看重品牌引领,注重专业性,打造精品酒庄,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也注重专业背景和合理规划,不主张‘一窝蜂’地投入。这让我们的酒庄和产品有了自己的优势,产区的影响力也有所提升。”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朱锐说。

  为了实现“专人办专事”,青铜峡市开展葡萄酒产业急需紧缺的种植师、酿酒师、营销师及职业经理人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组织葡萄酒产业从业人员40人参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高素质农民第二期培训班、举办3场葡萄气象服务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酒庄企业种植师53人、联合人社局举办1场青铜峡市葡萄产业劳务用工对接座谈会。7月邀请专业培训老师为全市19家葡萄酒企业共38人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微信图片_20231108153930

  据介绍,青铜峡市产区20家酒庄参加第108届春季糖酒会,举办3场大师班及“黄河明月夜印象青铜峡”招商推介大会,累计签约超6亿元,签约金额创历年之最。“西鸽”获得国际葡萄酒产品品牌榜第15位、位列全国第三,华昊酒庄的“马瑟兰·家族珍藏干红葡萄酒”获得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唯一一个大金奖。2023年,共获得奖项97个,其中大金奖11个,金奖37个,完成销售2.26亿元。

  “现在我们的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6000人,产区涉及的几个村子许多都是移民搬迁过来的,他们的就业问题也依托葡萄酒产业得到了解决,人均收入2.4万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朱锐说。

微信图片_20231108154357

  (2016年的鸽子山地区)

  葡萄的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种植酿酒葡萄的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地貌泥沙和碎石多,土壤表面多孔,下层土紧密松软,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在没有种植葡萄以前大部分是空置的“干沙滩”,种植葡萄以后则成为了可以增收的“金沙滩”。酿酒葡萄种植将G110国道以西10多万亩荒山荒地变成了绿洲,酒庄绿化及防护林建设大幅度提高了产区森林覆盖率,葡萄园“浅沟种植”减少了水土流失,成为贺兰山东麓靓丽的风景线和青铜峡市的生态屏障,实现了荒漠变绿洲,既建设了明星产区,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020

  (2023年的鸽子山地区)

  此外,葡萄酒产业还带动了文化旅游、包装物流、电商等迎来发展机遇。青铜峡市组织酒庄企业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宁夏牛首山登山徒步大会、宁夏黄河金岸马拉松、陈袁滩镇唐滩村文化旅游节、西部优秀曲艺展演暨“花开新时代”青铜峡市第六届牡丹文化艺术节、马长滩开展“星空音乐节”等展示活动。组织酒庄企业参加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消费节暨第三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吸引游客1.2万人,实现葡萄酒销售收入51.14万元、旅游收入8.05万元,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文旅的融合。酒庄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成为青铜峡市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杨璞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