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银川:聚力“三新”产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银川:聚力“三新”产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13 22:31

  产业是发展的基石。去年以来,宁夏银川市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立足本地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配套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构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2年,“三新”产业预计完成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43%左右,增长态势强劲。

  抓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通公司晶体加工车间,生产设备正忙碌运转,员工们熟练操控着,对蓝宝石晶体进行掏棒、切断、磨削、开方等工序。

  “在新材料产业,银川市聚焦了光伏硅、蓝宝石、第三代半导体、储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正在形成从单晶硅到光伏电池、从蓝宝石到智能终端应用、从半导体材料到关键部件、从正极材料到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光伏材料领域,已拥有单晶硅棒110GW、硅片45GW、电池15GW的产能,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产业链和炭炭、坩埚、串焊机配套能力,建成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制造基地;半导体材料领域,拥有8-12寸大尺寸晶圆、半导体级石英坩埚、硅部件等特色产品,成为了国内外芯片供应链上重要的配套产业;工业蓝宝石领域,形成5500吨蓝宝石晶体、2160万片蓝宝石晶片生产能力,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电池材料领域,汉尧石墨烯率先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的企业。

  “在新能源产业,银川市聚焦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重点引进京能、银星能源、威马电机等国内龙头企业,正在形成从光伏产品到光伏发电、从风机塔筒制造到风电设备集成组装、从电池正负极材料到储能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银川市新能源产业已建成光伏、风电装机容量425.25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299.2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26.01万千瓦。风电领域,引进了以银星能源、众力管廊为代表的风机塔筒研发制造企业,具备1200套风机塔筒的生产能力。储能领域,宝丰电池及储能集装系统示范项目落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工业增加值约452亿元。

  在新食品产业,聚焦葡萄酒、高端奶产业和枸杞精深加工等领域,中粮长城葡萄酒、蒙牛、百瑞源等重点企业实现高端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精深加工食品比重逐渐上升,形成新食品产业新业态。奶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蒙牛为引领,金河、北方乳业等7家银字号企业为基础的高端奶产业发展新格局;枸杞精深加工领域,形成以经开区、贺兰工业园区为重点片区的枸杞精深加工基地,培育了“沃福百瑞”“百瑞源”等枸杞品牌20余个。葡萄酒领域,吸引了法国路易威登、保乐力加等国际巨头,以及张裕、长城等国内龙头企业来银投资建酒庄,形成了大、中、小规模酒庄(企业)梯次布局。

  抓产业转型升级 点燃发展引擎

  2022年以来,银川市牢固树立“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实施66个“三新”产业项目,开工率达97%,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4%,占市级工业完成投资的75%。

  其中,隆基、中环等头部企业产能加速释放,欧晶太阳能级石英坩埚等15个关联项目签约落地,光伏全产业链加速集结;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宝丰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隆基5GW单晶电池项目投产达效;鑫晶盛3500吨工业蓝宝石、盾源聚芯半导体硅部件项目建成投产,工业蓝宝石产能全国领先;枸杞及衍生制品研发方兴未艾,产品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蒙牛4500吨高端液态奶数智化工厂一期建成投产,奶牛现代养殖基地扩规提质,乳制品产能达147万吨;天通银厦蓝宝石晶体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蒙牛乳制品生产建设项目预计年底投产,隆基乐叶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已投产,对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形成了较强支撑。

  “我们还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工业创新体系。”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银川市培育了伊品生物等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双禾等4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光伏材料、太阳能化学转化技术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隆基自主研发的单晶炉,单晶硅棒直径和单炉月产能均为行业最高水平,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06%,保持全行业领先地位;小牛自动化研发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打破了全国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

  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冬季里的银川,勇立产业建设潮头,大干快干热度不减,正不断强化“三新”产业培育,推动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支柱产业新优势,集聚新兴产业新动能,势头强劲。(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探访祖国最西端的天地“超级驿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每一项重大科技应用取得突破前后,均有对其理论上的持续争论。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引发的人与仿生人之间界限的讨论虽产生于20世纪,但一直延续至今,其蕴含的法律问题是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具备法律人格。
2024-09-13 10:14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4-09-13 10:14
据了解,“晓医”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资深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种、穴位知识“400+”种、常用中草药“300+”种、古代医案“6200+”份等。
2024-09-13 10:13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拥有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的完备产业链条,呈现出以设计和制造为引领、装备强势支撑、封测加速成长的态势,形成以集成电路双“1+1”工程等新代际重大项目为带动,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态势。
2024-09-13 10:12
这是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继今年3月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中心检测报告后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加速国产量子安全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2024-09-13 09:12
今年是美敦力全球创新75载及在华全面发展3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2024-09-12 20:41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今年9月12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周年的日子。
2024-09-12 10:26
新中国成立75年,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
2024-09-12 10:24
记者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2024-09-12 10:23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2024-09-12 10:21
截至9月9日16时,海南省12345热线受理涉及台风“摩羯”的相关诉求60536件,办结45964件。
2024-09-12 10:15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9日,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4》。
2024-09-11 04: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
2024-09-10 04:10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是极度贫瘠还是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传统观点认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这一观点。
2024-09-10 10:23
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常难以找到满意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时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取得企业信任。
2024-09-10 10:20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4-09-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