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期因受到不实举报,对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现在组织为我召开会议澄清正名,让我放下包袱,倍感轻松,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信任。”宁夏一名干部被失实举报存在吃拿卡要问题,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澄清正名后,这名干部激动地说。目前,宁夏纪检监察机关共为388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群众举报热情高涨,检举揭发了不少违纪违法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恶意举报,分散了纪检监察机关精力,浪费了办案资源,损害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健全澄清保护机制,主动作为,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自治区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干部澄清正名办法(试行)》,既保护检举控告人合法权益,又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据介绍,《办法》对认定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诬告陷害主要是指检举控告人为达到个人不正当目的,由本人或者指使、雇佣他人,故意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网络发帖等方式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纪律法律追究、影响选拔任用,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主要包括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伪造材料、捏造事实等八种情形。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中发现诬告陷害问题线索且具备可查性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归口受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程序报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审批后进行查处。认定诬告陷害,应当经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党委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宁夏石嘴山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石嘴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从制度层面建立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常态化机制,及时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党员干部澄清,切实维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2020年以来,石嘴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为96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宁夏中卫市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职能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也明确提出正确对待受过处分和问责的党员干部,每年对当年受过处分的干部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做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
据了解,自治区纪委监委联合组织部门就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开展调研,拟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为真正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通讯员 刘大贵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