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疫线笔记丨封校小记两则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疫线笔记丨封校小记两则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3 16:33

  讲述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晓军

  时间:2022年10月1日 早

  今天是因疫情封校管理的第8天,学校没有教学任务。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我能与这些孩子们感同身受,他们一定特别想趁着这个用醇厚、温暖、明亮、细腻浸染出的万千诗意的秋天,出去走走看看,兜兜浪浪。我也知道他们当中很多是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少是第一次来到宁夏,来到银川,除了校园里的草木、湖水、曲径,实训室的仪器、设备、试剂,图书馆的名著、传记、典籍,他们也一定特别想去贺兰山聆听松海波涛,想去腾格里沙漠感受落日晚风,想去怀远市场逛个夜市、撸个烤串……

  今天更是国庆节。初阳之下,是鲜明的五星红旗;红旗之下,是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他们或晨读、或晨跑,目光坚定,身姿挺拔,我忍不住用镜头定格这青春风采,这人文风景。每每这时候,我的心里总把自己当做农民,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是麦田里的麦子,从播种到分蘖,从拔节到扬花,从灌浆到收获,每一棵普通的麦苗都牵动人心,我渴望每一粒穗子都饱满硬实。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是的,变化的不确定性,也许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确定。正如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打乱了计划中的美好,但希望,也相信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们能再次认识真正的英雄和英雄主义,感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明了“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知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读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纯粹,从而给予他们生生不息的深沉力量,带给他们润物无声、长远深刻的繁华成长。

  无论是炊烟袅袅、小小村落,还是崇山沃野、大江大河,或是隔离方舱、逆行坚守,亦是落叶校园、窗明教室,我和我的“麦苗们”都会挺直脊梁,不信东风唤不回,因为我们成长站立的地方,是温暖强大的国。

  祝祖国生日快乐!

  2022年10月8日 晚

  今日寒露,秋意渐浓,是封校管理的第15天。

  孩子们国庆期间过得丰富多彩,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有社团的活动充盈,教室读书,球场挥汗,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无时无刻奋斗向上,看到他们,那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反复在我脑中萦绕,我真羡慕他们。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思想活跃,富有朝气。走进他们的宿舍,与他们共进晚餐,同他们参加劳动,和他们一起在教室听课,他们问我人生道理,我分享人生经验;他们教我如何“玩转”先进的实训设备,我认真聆听并照猫画虎跟他们操作,奈何专业受限,很多时候被看了“笑话”,大部分掌握得非常不到位。

  我看到他们在课堂与实践中体会到了明知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明白了“水不扬波,但万载不息;崇山阻隔,却百折不回” 的中华风骨。我看到他们重新认识了自由和约束,戴口罩、隔位坐、勤消杀,他们的言行让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懂得了穆勒的《论自由》:自由是每个人在不伤害他人的幸福,以及不妨害他人争取幸福的努力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本身幸福。他们学会了深入思考和甄别,疫情面前,信息庞杂,碎片化的内容时刻推送,但他们有独立的分析判断,不会将脑子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在纷繁世象中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式,做有理性行为的个体。

  作为一名教育者,最令我欣慰激动的,不仅仅是学校高楼大厦的平地而起、校园树木植被的鳞次栉比,更是价值观念的升华、治理理念的进步、道德标尺的抬高、内心法则的沉淀。

  与他们在一起,彼此成长成就,彼此拉长幸福,我享受这个过程,传授知识、成风化人,太美好。每次的开学第一课上,我都会与老生重温、与新生许下青春之约:要牢记向上的初心与志向、要相信奋斗的价值和意义、要坚持求知的欲望和行动、要接受苦难的淬炼和考验、要保持热爱的滚烫和坚定。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孩子们正在成为最守信的履约者、最可爱的追梦人。

  夜深了,近处远处的学生宿舍已经熄灯,愿这轮明月代我寄温柔:孩子们在学校,一切安好,请放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摘编整理)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