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疫线笔记丨封校小记两则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疫线笔记丨封校小记两则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3 16:33

  讲述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晓军

  时间:2022年10月1日 早

  今天是因疫情封校管理的第8天,学校没有教学任务。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我能与这些孩子们感同身受,他们一定特别想趁着这个用醇厚、温暖、明亮、细腻浸染出的万千诗意的秋天,出去走走看看,兜兜浪浪。我也知道他们当中很多是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少是第一次来到宁夏,来到银川,除了校园里的草木、湖水、曲径,实训室的仪器、设备、试剂,图书馆的名著、传记、典籍,他们也一定特别想去贺兰山聆听松海波涛,想去腾格里沙漠感受落日晚风,想去怀远市场逛个夜市、撸个烤串……

  今天更是国庆节。初阳之下,是鲜明的五星红旗;红旗之下,是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他们或晨读、或晨跑,目光坚定,身姿挺拔,我忍不住用镜头定格这青春风采,这人文风景。每每这时候,我的心里总把自己当做农民,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是麦田里的麦子,从播种到分蘖,从拔节到扬花,从灌浆到收获,每一棵普通的麦苗都牵动人心,我渴望每一粒穗子都饱满硬实。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是的,变化的不确定性,也许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确定。正如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打乱了计划中的美好,但希望,也相信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们能再次认识真正的英雄和英雄主义,感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明了“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知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读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纯粹,从而给予他们生生不息的深沉力量,带给他们润物无声、长远深刻的繁华成长。

  无论是炊烟袅袅、小小村落,还是崇山沃野、大江大河,或是隔离方舱、逆行坚守,亦是落叶校园、窗明教室,我和我的“麦苗们”都会挺直脊梁,不信东风唤不回,因为我们成长站立的地方,是温暖强大的国。

  祝祖国生日快乐!

  2022年10月8日 晚

  今日寒露,秋意渐浓,是封校管理的第15天。

  孩子们国庆期间过得丰富多彩,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有社团的活动充盈,教室读书,球场挥汗,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无时无刻奋斗向上,看到他们,那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反复在我脑中萦绕,我真羡慕他们。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思想活跃,富有朝气。走进他们的宿舍,与他们共进晚餐,同他们参加劳动,和他们一起在教室听课,他们问我人生道理,我分享人生经验;他们教我如何“玩转”先进的实训设备,我认真聆听并照猫画虎跟他们操作,奈何专业受限,很多时候被看了“笑话”,大部分掌握得非常不到位。

  我看到他们在课堂与实践中体会到了明知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明白了“水不扬波,但万载不息;崇山阻隔,却百折不回” 的中华风骨。我看到他们重新认识了自由和约束,戴口罩、隔位坐、勤消杀,他们的言行让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懂得了穆勒的《论自由》:自由是每个人在不伤害他人的幸福,以及不妨害他人争取幸福的努力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本身幸福。他们学会了深入思考和甄别,疫情面前,信息庞杂,碎片化的内容时刻推送,但他们有独立的分析判断,不会将脑子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在纷繁世象中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式,做有理性行为的个体。

  作为一名教育者,最令我欣慰激动的,不仅仅是学校高楼大厦的平地而起、校园树木植被的鳞次栉比,更是价值观念的升华、治理理念的进步、道德标尺的抬高、内心法则的沉淀。

  与他们在一起,彼此成长成就,彼此拉长幸福,我享受这个过程,传授知识、成风化人,太美好。每次的开学第一课上,我都会与老生重温、与新生许下青春之约:要牢记向上的初心与志向、要相信奋斗的价值和意义、要坚持求知的欲望和行动、要接受苦难的淬炼和考验、要保持热爱的滚烫和坚定。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孩子们正在成为最守信的履约者、最可爱的追梦人。

  夜深了,近处远处的学生宿舍已经熄灯,愿这轮明月代我寄温柔:孩子们在学校,一切安好,请放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摘编整理)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