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美丽中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2024-12-17 08:46

  百年产煤区江苏徐州贾汪区开展生态修复,探索绿色发展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姚雪青

  核心阅读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个百年产煤区,过去由于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当地对采煤塌陷区实施生态改造,不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如今,贾汪区揭过了“黑白照”这一页,面向未来描绘着一幅幅“彩色画”。

  冬日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美得如同一幅画。

  游船从码头出发,河岸边上,连片的芦苇已经开出了雪白的芦花。“船娘”朱雪宁向游客们介绍:“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鸟鸣声声中一派生机勃勃,潘安湖一年四季都很美。”

  潘安湖上,飞鸟蹁跹;马庄村里,游人如织;工业园中,绿色产业欣欣向荣……如今的贾汪区,正在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开展综合治理

  环境面貌一新

  朱雪宁是土生土长的贾汪人。在她印象中,小时候的家乡“一城煤灰半城土”。贾汪区是个百年产煤区,煤矿最多的时候,大小矿井有226对,全区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我爷爷和父亲都是矿工,采煤环境潮湿劳累,落下了风湿的毛病。”朱雪宁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生活写照,没有游客愿意来。

  带着客户来坐游船的鹿守光,也曾在矿上干过3年推车工、10年运输工,还盘下一处小煤矿。除了环境面貌越来越差,最令他担心的是,不断开采让地下资源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开采煤炭,贾汪全区塌陷地面积13.23万亩,超过全市塌陷地面积的1/3。采煤塌陷地,就是一个又一个泥潭、大坑,种水稻会被淹,养鱼会被冲走,更不适合居住,再加上房屋倒塌、地面断裂,鹿守光数次搬家,朱雪宁在20岁就离开家乡到苏南打工。

  226对矿井陆续关停,过于依靠能源的发展路径走不通,资源枯竭地区到了转型十字路口。

  转型的关键一步,是还清生态欠账。经过多年规划,2010年,贾汪区正式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

  “这是全区面积最大、沉降最严重的塌陷地,通过‘挖深填浅、分层剥离、交错回填’的土壤重构技术,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参与改造工程的贾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整理中心原主任王晓侠介绍,塌陷地最深处深度超过8米、最浅处深度有20多厘米,按照“宜水则水、宜农则农”的原则,深处抽掉围堰、连成湖面,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耕作层剥离出来,回填到浅处培育良田。通过生态修复,形成湖面0.72万亩、复垦耕地0.94万亩。

  贾汪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雪峰介绍,在潘安湖综合治理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又在潘安湖南面修复了二期3800亩的采煤塌陷地,2020年开始进行三期——8000多亩解忧湖采煤塌陷地治理。

  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水质达Ⅲ类水标准,有植物328种、动物189种,其中鸟类106种、鱼类46种。不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成为“常住居民”,还吸引震旦鸦雀来“安家落户”。“谁能想到,如今‘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了贾汪区吸引客商的金名片呢?”鹿守光说。

  发展生态旅游

  带动居民就业

  下了朱雪宁的游船,来到湖畔的马庄村,可见村部门口标牌上写着:“昔日苏北煤村,如今3A级景区”。

  村部旁两层楼的香包文化大院内,100多名村民正在缝制香包。马庄村党委副书记王侠告诉记者,香包制作不受年龄、学历限制,带动大量留守农村、就业能力偏弱的劳动力增收,去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还在全区15个村设立加工点,带动3000多人就近就业——在全年龄段人口就业上,已反超了采煤时期的带动作用。

  以此为牵引,马庄村非遗体验、民俗表演、观光采摘、灯光夜市、生态研学等农旅融合项目红红火火。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5万元。

  “挖煤贾汪,旅游真旺”,这是怎样做到的?

  “从生态治理到旅游富民,重要一步是湿地修复与景观开发同步规划。”潘安湖街道办事处规划办主任鹿晓斐介绍,以湿地类型为例,原有的湖泊与河道这两种类型作为生态修复足够,但对旅游景区来说还不够看。他们在潘安湖畔栽种荷花、鸢尾、香蒲等300多种植物,营造200多亩池杉树林,并精选乔木和灌木,形成高矮错落的四季景观,让游客可以春天赏花、夏天看鸟、秋天观红叶、冬天拍芦苇。目前,这个4A级景区吸纳了朱雪宁等2000余名周边居民就业。

  “以潘安湖景区为支点,撬动了大洞山、凤鸣海、督公湖等景区的发展,带动了贾汪区的全域旅游。”贾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华介绍,曾经的贾汪区文旅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眼下,青山绿水的贾汪区创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滑雪、漂流、马术、登山、滑翔等旅游项目多点开花。今年1—11月,贾汪区接待游客达11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

  淘汰落后产能

  产业绿色转型

  位于潘安湖畔的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焊接车间里,3条自动化生产线上,60多个机械手环环相扣,将300多个零部件组装成汽车车身。“从油性漆到水性漆再到粉末涂料,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池,我们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不断向前。”公司负责人鹿守光说。

  2001年,随着煤矿关停,数万人离开家乡到陕西、河南、贵州等地继续从事老本行,鹿守光舍不得家人,决定留下来。

  迷茫之际,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份工作:给一家外资企业加工汽车零部件。以前没干过,但机会来之不易,鹿守光用煤矿关闭的补偿款租下一间厂房、招聘几十名工人,又从上海请来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就这样干了两年。但随着竞争激烈、订单减少,他面临再次转型。

  鹿守光和技术团队反复摸索,多方尝试,瞄准贾汪区重点产业方向,2016年,公司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业绩增长势头喜人。

  贾汪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纵兆伟说,煤矿关闭后,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贾汪区新上了一批钢铁、水泥、热电、化工、焦化项目,但产业结构“粗老笨壮”。从2017年起,该区进行五大行业整治、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3家,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绿色建材、绿色低碳能源等主导产业腾出空间。除了通过项目引领、奖补贴息、智转数改等政策举措扶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还招引了一批科技含量更高的企业落地生根。

  在位于贾汪区的徐州工业园区,中电工研(徐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块块体积不到6立方米的固态储氢设备上,可以存得下1000标方氢气。公司副总经理宝音图介绍,秘密在于其中的合金材料,在低温下可以将氢气变成氢化物储存起来,在高温下再释放。

  “企业在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园区,年产能近400套储氢模块。”宝音图告诉记者,不仅生产过程生态环保,还能为下游客户“绿色赋能”——例如在风电、光伏制氢绿色化工领域,通过绿电发绿氢,生产出绿色甲醇、绿色合成氨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在交通领域,助力加氢站建设,为新能源公交车供氢……

  如今的贾汪区,一座座生态环保、节能低碳的新厂区代替了原来高污染、高耗能工厂,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1—11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503.36亿元,产业发展含金量更足、底色更绿。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