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来源:连云港日报2024-10-10 15:18

  □ 庄婷婷 张梦岩 王雅萱 张艳丽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美满生活,不仅是“小家”的愿景,更是“大家”的目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现有人口459.9万,其中老年人口为93.8万,占人口总数20.4%。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攀升,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连云港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完善“硬保障”,提升“软服务”,“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很快就帮我解决。”家住海州区幸福路街道文化社区的特殊困难老人张大爷独居在家,腿脚也不便,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探访,让他备感温暖。

  这是连云港市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缩影。空巢、独居、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居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此,连云港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家庭主责、社会参与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制度,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提供政策宣传、资源链接、需求转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务。全市目前共有1842名特殊困难老年人被纳入定期探访关爱名单。同时,连云港市还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完善居家上门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流程,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医助洁、紧急救援等服务,与探访关爱服务相结合,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今年前8月已为17.5万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在刚开业不久的海州区南城街道朝凤社区百穗餐厅,73岁的刘奶奶和老伴正在吃午饭。“这个百穗餐厅实在是太方便了,饭菜低油盐,分量也合适,种类多还便宜,我们老两口不想做饭下楼就能吃。”

  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家门口的食堂让大家吃上暖心饭,家门口的公益课堂让邻里亲密无间,家门口的诊疗服务让老人安心舒心。针对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期待,连云港市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引导日间照料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管理。目前,连云港市共有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633个。同时,推进新建居住区同步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大力推进老年助餐工作,年内计划建设100个老年助餐点,改造提升167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

  打造无障碍环境,是老年人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的“必需品”。适老化改造成为近几年养老领域的热词。从老人居家便利、上下楼顺利,到室外公共环境的舒适,这些循序渐进、由内到外的适老化改造正让老人的生活环境更加友好。

  马桶装上扶手,方便起身;安装折叠淋浴凳,方便洗澡……最近,因为家中多个小小的变化,84岁独居老人朱崇英的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从房间到卫生间的距离,短短不过十米,但对患有高血压并且腿脚不便的刘奶奶来说,却不是件容易事。进行适老化改造后,刘奶奶家的马桶装上了扶手,还安装折叠淋浴凳、小夜灯等。“这下我再也不用担心在家摔倒了。有事情我就按这个报警器,比打电话还快。”

  为帮助生活困难老人提高居家养老生活质量,连云港市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家庭实施生活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生活辅助工程,实行“一户一清单”,以“私人定制化”改造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有效提升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去年为2258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今年将为3000多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苏州南站站房外立面亮相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启动火炬传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2024-10-09 09:25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技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2024-10-09 09:25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2024-10-08 09:29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4-10-08 09:26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4-10-08 05:05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发展的探索史。
2024-10-08 04:0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024-10-08 04:00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2024-10-08 04:00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