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来源:飞梦雨花2024-06-05 13:36

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打鸟”是摄影界的一个术语,意指拍摄鸟类。对于邹健和李艳夫妇来说,圭塘河畔是他们“打鸟”的最佳选择——这里生态环境良好,鸟类种类繁多,为他们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圭塘河面,粼粼波光轻轻摇曳芦苇,迎接着两个熟悉的身影。邹健与李艳这对河畔眷侣缓步走来,架好三脚架,调整好相机参数,准备开始他们的“打鸟”之旅。

一对池鹭在圭塘河嬉戏。摄影:邹健、李艳

  一只池鹭从芦苇丛中飞出,惬意地舒展身姿,优雅地划过河面,落在不远处的岩石上。池鹭神态自若,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眼神中那一泓清澈与深邃,格外动人。邹健迅速将镜头对准这只池鹭,按下快门,捕捉下了这一美丽的瞬间。李艳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池鹭的习性。她注意到,池鹭在觅食时非常专注,动作轻盈而敏捷,宛若灵动的水墨杰作。她慢慢移动三脚架,调整镜头的焦距和角度,等待着最佳的拍摄时机。当池鹭开始在岩石上悠闲地梳理羽毛时,李艳的杰作也诞生了。夫妇二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着这只池鹭。他们时而蹲下身子,时而站立起来,一举一动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正是因为这一份敬畏和热爱,使得他们记录下的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美好与和谐。

邹健、李艳夫妇

  邹健,长期担任某央企集团总部和集团下属公司领导,在工作之余对摄影情有独钟。他的妻子李艳是一名教师,跟随丈夫一起摄影已十多年。由于住在圭塘河边,加上夫妇俩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成为了圭塘河畔的“打鸟人”。买菜路上、散步途中,只要听见鸟叫,他们就会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上几张,在他们的镜头下,鸟类们或飞翔、或觅食、或嬉戏,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命的美好。

 仙气飘飘的寿带鸟掠过羽燕湖面。摄影:邹健、李艳

  只要聊到圭塘河边的鸟,李艳便会有些激动,她说,去年8月11号那天下午5点,在羽燕湖边的柳树上见到寿带鸟的时候,居然有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奇妙感受,她这几年在长沙只在洋湖和烈士公园拍过这满身仙气飘飘的鸟儿,能够在近在咫尺的圭塘河边遇见这漂亮的鸟儿,实在太幸福,那晚她激动得久久没能入睡。

如今的圭塘河已然成为一条蜿蜒的城市绿带。

  圭塘河畔本无太多的鸟,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十多年前的圭塘河还是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沟,周边杂草丛生,鱼儿都很难在水中存活,更鲜有鸟儿光顾,可谓“奄奄一息”。从2012年开始,长沙市和雨花区强力推进对圭塘河点线面全流域的综合治理——“掰弯”以前人工修建的笔直河道、恢复河滩、修建生态岛、种上本就在这里栖息的野生植物……把一切人工附加给圭塘河的坚硬“盔甲”一一去除,让它回归到原始的自然形态,使城市环境与自然地理得到平衡。自此,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始慢慢向好,圭塘河也重新焕发活力,水清了,草多了,鱼肥了,鸟儿自然也就来了。

  圭塘河畔也本无“打鸟人”,随着回到这里的鸟儿越来越多,“打鸟人”也就被吸引过来。在悠悠的圭塘河畔,邹健与李艳共同走过了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四季,娇小可爱的斑姬啄木鸟、欢快逐闹的丝光椋鸟、翩翩起舞的池鹭、相依相偎苦恶鸟……一年间,五十二种不同种类的鸟儿,数不清的灵动瞬间被他们用手中的相机一一记录,每一帧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正在樱花树上采蜜的橙腹叶鹎。

摄影:邹健、李艳

  圭塘河羽燕湖段有两个小小的陆洲,洲上肥美的水草里不仅藏着鸟儿们的食物,也是它们极好的藏身之处。平日行人不多的时候,便是鸟儿们活动最频繁的时段。它们在这里嬉戏、打闹,集体沐浴,李艳便常常躲在密密麻麻,比人还高出很多的藤蔓中偷偷地注视它们。“那天棕头钩嘴鹛能够出现在画面里,绝对是个意外。有着显著的白色眉纹和黑色贯眼纹的棕头钩嘴鹛,就那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不向你靠近,保持你心里的安全距离,你见我也没打算离开,就十分美好。”说到这些时,李艳的眸子里满是跳跃的光芒。那天是她在圭塘河寻鸟最开心的一天,下午她又在这里偶遇了能学人话、学猫狗叫,并模仿出笛声的画鹛鸟,那小鸟仿佛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尽量与其他鸟儿保持着距离,它试探着在浅水中打湿自己的羽毛,又向四周望了望,便开心地一头扑向水中,忘情享受午后的惬意的时光。

  一个雨过天晴的上午,清理圭塘河边羽燕湖中水草的师傅问李艳:“你这每天来拍鸟,也蛮辛苦的,有人给你发工资不?”李艳笑着回应他:“工资肯定是没人给发的,自己喜欢就好。”

站在树梢的棕颈钩嘴鹛。摄影:邹健、李艳

  我们为何如此喜欢鸟?鸟儿的身影与鸣声自古便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如同一曲悠扬数千年的古韵,回荡在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遥想古人,于晨光熹微中,漫步林间小径,耳边传来的是鸟儿清脆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真的问候。那歌声穿越千年,依旧在今日的晨曦中回响,润泽着我们每一天的时光。当然,鸟儿的身影还在那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里,在那琳琅满目饰物、器具上,更在古人的诗词与丹青里。它们常被描绘得栩栩如生,那“黄鹂鸣翠柳”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陶醉。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丽景象,更是将那份自由与高远展现得淋漓尽致。鸟类早已由生活而凝入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鸟儿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凤凰展翅,象征着吉祥与和谐;仙鹤独立,代表着长寿与高雅;鸳鸯戏水,则寓意着爱情与忠贞。这些象征意义使鸟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向往。

冰雪消融,红头长尾山雀在树上觅食。摄影:邹健、李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然而,那份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发醇厚。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听到鸟儿的歌声,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心灵的宁静与喜悦。

圭塘河井塘段。

  河流,是自然的血脉,它滋养着万物,孕育着生命。鸟儿,是自然的使者,它们用最美的歌声和身姿,诠释着生命的美好与自由。鸟喜欢河,人喜欢鸟,都是生命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久了,总期盼着与最自然、真实的自己相遇,就如李艳在《在圭塘河畔,发现新鸟种》写的那样:“岁月若是遇见鸟,余生的日子从此便是温婉的了。鸟儿们的每一片靓羽,还有那些稍纵即逝的各种萌态,都会令我浮想联翩;记录的每一个瞬间,鸟儿们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藏着一个美丽或凄婉的故事。于是,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满了对偶遇或是重逢的期盼,充实且美好。”

圭塘河与羽燕湖相偎相依。

  沿着圭塘河漫步,仿佛踏上了心灵的回家之路。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而圭塘河的归途,不仅仅是清澈河水的回归,更是人们心灵的归途。她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条河流的重生,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象征。

  作者系雨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