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来源:飞梦雨花2024-06-05 13:36

圭塘河畔的“打鸟人”

  “打鸟”是摄影界的一个术语,意指拍摄鸟类。对于邹健和李艳夫妇来说,圭塘河畔是他们“打鸟”的最佳选择——这里生态环境良好,鸟类种类繁多,为他们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圭塘河面,粼粼波光轻轻摇曳芦苇,迎接着两个熟悉的身影。邹健与李艳这对河畔眷侣缓步走来,架好三脚架,调整好相机参数,准备开始他们的“打鸟”之旅。

一对池鹭在圭塘河嬉戏。摄影:邹健、李艳

  一只池鹭从芦苇丛中飞出,惬意地舒展身姿,优雅地划过河面,落在不远处的岩石上。池鹭神态自若,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眼神中那一泓清澈与深邃,格外动人。邹健迅速将镜头对准这只池鹭,按下快门,捕捉下了这一美丽的瞬间。李艳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池鹭的习性。她注意到,池鹭在觅食时非常专注,动作轻盈而敏捷,宛若灵动的水墨杰作。她慢慢移动三脚架,调整镜头的焦距和角度,等待着最佳的拍摄时机。当池鹭开始在岩石上悠闲地梳理羽毛时,李艳的杰作也诞生了。夫妇二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着这只池鹭。他们时而蹲下身子,时而站立起来,一举一动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正是因为这一份敬畏和热爱,使得他们记录下的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美好与和谐。

邹健、李艳夫妇

  邹健,长期担任某央企集团总部和集团下属公司领导,在工作之余对摄影情有独钟。他的妻子李艳是一名教师,跟随丈夫一起摄影已十多年。由于住在圭塘河边,加上夫妇俩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成为了圭塘河畔的“打鸟人”。买菜路上、散步途中,只要听见鸟叫,他们就会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上几张,在他们的镜头下,鸟类们或飞翔、或觅食、或嬉戏,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命的美好。

 仙气飘飘的寿带鸟掠过羽燕湖面。摄影:邹健、李艳

  只要聊到圭塘河边的鸟,李艳便会有些激动,她说,去年8月11号那天下午5点,在羽燕湖边的柳树上见到寿带鸟的时候,居然有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奇妙感受,她这几年在长沙只在洋湖和烈士公园拍过这满身仙气飘飘的鸟儿,能够在近在咫尺的圭塘河边遇见这漂亮的鸟儿,实在太幸福,那晚她激动得久久没能入睡。

如今的圭塘河已然成为一条蜿蜒的城市绿带。

  圭塘河畔本无太多的鸟,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十多年前的圭塘河还是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沟,周边杂草丛生,鱼儿都很难在水中存活,更鲜有鸟儿光顾,可谓“奄奄一息”。从2012年开始,长沙市和雨花区强力推进对圭塘河点线面全流域的综合治理——“掰弯”以前人工修建的笔直河道、恢复河滩、修建生态岛、种上本就在这里栖息的野生植物……把一切人工附加给圭塘河的坚硬“盔甲”一一去除,让它回归到原始的自然形态,使城市环境与自然地理得到平衡。自此,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始慢慢向好,圭塘河也重新焕发活力,水清了,草多了,鱼肥了,鸟儿自然也就来了。

  圭塘河畔也本无“打鸟人”,随着回到这里的鸟儿越来越多,“打鸟人”也就被吸引过来。在悠悠的圭塘河畔,邹健与李艳共同走过了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四季,娇小可爱的斑姬啄木鸟、欢快逐闹的丝光椋鸟、翩翩起舞的池鹭、相依相偎苦恶鸟……一年间,五十二种不同种类的鸟儿,数不清的灵动瞬间被他们用手中的相机一一记录,每一帧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正在樱花树上采蜜的橙腹叶鹎。

摄影:邹健、李艳

  圭塘河羽燕湖段有两个小小的陆洲,洲上肥美的水草里不仅藏着鸟儿们的食物,也是它们极好的藏身之处。平日行人不多的时候,便是鸟儿们活动最频繁的时段。它们在这里嬉戏、打闹,集体沐浴,李艳便常常躲在密密麻麻,比人还高出很多的藤蔓中偷偷地注视它们。“那天棕头钩嘴鹛能够出现在画面里,绝对是个意外。有着显著的白色眉纹和黑色贯眼纹的棕头钩嘴鹛,就那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不向你靠近,保持你心里的安全距离,你见我也没打算离开,就十分美好。”说到这些时,李艳的眸子里满是跳跃的光芒。那天是她在圭塘河寻鸟最开心的一天,下午她又在这里偶遇了能学人话、学猫狗叫,并模仿出笛声的画鹛鸟,那小鸟仿佛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尽量与其他鸟儿保持着距离,它试探着在浅水中打湿自己的羽毛,又向四周望了望,便开心地一头扑向水中,忘情享受午后的惬意的时光。

  一个雨过天晴的上午,清理圭塘河边羽燕湖中水草的师傅问李艳:“你这每天来拍鸟,也蛮辛苦的,有人给你发工资不?”李艳笑着回应他:“工资肯定是没人给发的,自己喜欢就好。”

站在树梢的棕颈钩嘴鹛。摄影:邹健、李艳

  我们为何如此喜欢鸟?鸟儿的身影与鸣声自古便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如同一曲悠扬数千年的古韵,回荡在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遥想古人,于晨光熹微中,漫步林间小径,耳边传来的是鸟儿清脆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真的问候。那歌声穿越千年,依旧在今日的晨曦中回响,润泽着我们每一天的时光。当然,鸟儿的身影还在那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里,在那琳琅满目饰物、器具上,更在古人的诗词与丹青里。它们常被描绘得栩栩如生,那“黄鹂鸣翠柳”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陶醉。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丽景象,更是将那份自由与高远展现得淋漓尽致。鸟类早已由生活而凝入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鸟儿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凤凰展翅,象征着吉祥与和谐;仙鹤独立,代表着长寿与高雅;鸳鸯戏水,则寓意着爱情与忠贞。这些象征意义使鸟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向往。

冰雪消融,红头长尾山雀在树上觅食。摄影:邹健、李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然而,那份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发醇厚。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听到鸟儿的歌声,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心灵的宁静与喜悦。

圭塘河井塘段。

  河流,是自然的血脉,它滋养着万物,孕育着生命。鸟儿,是自然的使者,它们用最美的歌声和身姿,诠释着生命的美好与自由。鸟喜欢河,人喜欢鸟,都是生命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久了,总期盼着与最自然、真实的自己相遇,就如李艳在《在圭塘河畔,发现新鸟种》写的那样:“岁月若是遇见鸟,余生的日子从此便是温婉的了。鸟儿们的每一片靓羽,还有那些稍纵即逝的各种萌态,都会令我浮想联翩;记录的每一个瞬间,鸟儿们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藏着一个美丽或凄婉的故事。于是,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满了对偶遇或是重逢的期盼,充实且美好。”

圭塘河与羽燕湖相偎相依。

  沿着圭塘河漫步,仿佛踏上了心灵的回家之路。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而圭塘河的归途,不仅仅是清澈河水的回归,更是人们心灵的归途。她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条河流的重生,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象征。

  作者系雨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