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许忠建丨福地怀化

来源:红网时刻2023-09-19 13:44

福 地 怀 化

许忠建

  我对大湘西的印象,大抵源于沈从文的文字,美丽愁人却不乏温情。最早动身探访的是张家界,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后来又慕名到了芙蓉镇和凤凰古城。陌生不熟的是怀化,实在说不清她的引人入胜之处。到怀化工作后,不知不觉竟沉迷于这方山水。湘西风物,各有其美。如果说张家界坐拥“三千奇峰”,湘西自治州是“神秘湘西”,那么,怀化则是一步一景,更因近世以来的神奇际遇蜚声中外。

(一)

  初秋的雪峰山,群峰竞秀,满眼葱郁。绵延西南的罗蒙山下,恭水河宛延向北,山水掩映处,有一座飞檐翘角的侗族特色建筑,在晴空下绽放着静谧的光芒。这里,便是通道转兵纪念馆。

1694767438(1).png

通道转兵纪念馆

  宽阔的纪念广场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伟人的群体雕塑栩栩如生。他们或指点江山、或极目远眺、或凝神静思,执着而坚定。拾级而上,走过一段长长的台阶,迈过雅致的大门,便是通道转兵主题陈列馆。在这里,生锈的马灯、斑驳的担架、泛白的皮箩、万万火急的转兵电令,都是峥嵘岁月的深刻印记。依稀可辨的黑白照片、真实还原的战斗场景、翔实丰富的影像资料,都是一幕幕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红军故事。

  从纪念馆出来右转,步行数百步,就来到了通道转兵会议会址恭城书院。这座古老的书院,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由侗家工匠在原址重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组成,布局完整,井然有序。灰瓦木房处,树影婆娑;满地青砖,挤满了倔强的野草青苔。四周高墙护院,散发着古拙幽深的气息。走过一段笔直的通廊,来到书院讲堂,当年召开会议的陈列如旧。一阵微风吹过,轻轻停留在色泽剥落的煤油灯上,我们似乎听到了激昂的辩论声。

  是的,那是来自1934年寒冬的一场紧急会议的争论。彼时,深山密林里,走过一队队翻越老山界的红军战士,他们衣衫褴褛,扛着枪,脚步疲累,内心焦虑而迷茫。在这处木房内,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北进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第二天,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转兵西进,把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甩在了湘西……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实现伟大转折的开端,转出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二)

  明山叠翠,舞水拖蓝,鼓楼唱和,侗寨人家。芷江,是沅水流域众多边城中至为特殊的一座。这个被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咏叹“沅有芷兮澧有兰”的香草之地,也是享誉国际的和平之城。

  于无声处听惊雷。当舞水蜿蜒曲折至芷江城外一处叫七里桥的村庄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就到了。进入大门,四柱三门、血字造型的受降纪念坊向天矗立,日月同光,俨然昭示着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浴血抗战。苍松翠柏处,受降旧址静默在阳光下,和平鸽不时腾空而起,在蓝天绿树间展翅飞翔。

1694767490(1).png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走进左侧的芷江受降典礼会场,黑灰的木质平房内,庄严肃穆,受降代表席、投降代表席、记者席等依次摆开,墙上悬挂的各色旗帜已然泛黄,和平的字眼却依旧清晰可见。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将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1945年。这一年,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芷江,建有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是盟军军事大本营和雪峰山会战战略总部,成为受降地的不二之选。8月21日,日方乞降使节在中国军机的押送下飞抵芷江,交出了侵华兵力分布图,签署了投降备忘录。这一刻,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见证了中国人民历尽劫难后的伟大胜利。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从柳条湖到七里桥,穿越硝烟战火,铭记受降荣光。依托芷江受降旧址建成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用珍贵的抗战文物和史实资料,生动再现了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抗战文化展示中心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是人民的胜利!当我们迈过古迹斑驳的龙津风雨桥,触摸黄甲老街的窨子屋,看青幽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远处如长虹卧波的和平大桥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

(三)

  千里沅江,从贵州大山奔腾而来,在五溪大地千回百转,冲积成一片片沃野田畴。安江盆地,就是滔滔沅水与巍巍雪峰相冲相撞、相汇相融而成的一方丰饶狭长地带,成就了世所罕见的“物种变异天堂”。

  沿着沈从文梦里的这条长河,溯流而上,停留在一处名叫落里坡的水边台地,只见远处群山环绕,两岸稻浪翻滚。踏着河边新铺的麻石路往上走,前方就是高庙遗址。7800余年前,史前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农耕渔猎,繁衍生息,隐隐透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缕曙光。当考古人员拂去历史的尘烟,发掘出远古大型祭祀场所、白陶制品、碳化稻谷等文物时,徐徐展开的是一幅幅五溪先民在沅水流域祭拜、劳作的多彩画卷。

  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如今,静水流深的沅水对岸,便是与高庙遗址遥遥相望的安江农校。袁隆平院士在这里躬耕田野37载,选育出全球第一株杂交水稻,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现代传奇。

1.jpg

安江农校

  青葱的安江农校里,挺拔的冬青立于道路两侧,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格外醒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斑驳树影下,浮动着桂花的暗香;细密果林里,橙柚站满了枝头。走进袁隆平院士的旧居,两间灰色的砖房,朴素而洁净。旁边的试验田里,后起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接力世纪梦想,正在奋力耕耘求索。

  从高庙遗址的碳化稻谷到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是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也是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

  司马迁年少时曾“浮于沅湘”,我们仿佛看到这位伟大的历史记录者在五溪大地凭吊屈原遗迹、探寻二酉藏书的背影。夜读地方史志,对这片土地不禁又生出几分敬意。这里自古是“滇黔门户”,是中原王朝经略大西南的要冲,是多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枢纽,在历史的紧要处,常有“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高光时刻。

  福地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

  (作者系中共怀化市委书记)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