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贵州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贵州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来源:人民日报2025-01-17 08:46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贵州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本报记者  马跃峰  苏  滨

  这是一棵树龄过百年的老槐树,又被称为“胜利树”:树干相对,枝繁叶茂,尽管没有一字释文,但像一座丰碑,同一旁的遵义会议会址相伴,构成遵义的特殊地标,见证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贵州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推进工作重心转移、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发展转型,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贵州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

  实事求是、发挥优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块铝土矿石,链条能拉多长?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一个百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加速成“链”,一个千亿元级生态循环铝产业新城加快崛起。

  在清镇市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一辆辆运矿车往来穿梭,一块块铝土矿的“神奇之旅”就此开启:从氧化铝、电解铝,到畅销海外的铝型材,产业链上提高附加值。

  清镇市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达3.9亿吨。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清镇市将铝及铝加工作为主导产业,汇聚规模以上铝加工企业49家,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构建起较完整的铝产业链,助力贵州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富集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突出的比较优势。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全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富矿精开’为抓手,开辟‘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发展路径,利用好矿产资源价值,把牢高质量发展的主方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春元介绍,贵州推动“链主+链条”矿业产业发展,全力培育一批百亿元、千亿元级的矿业产业集群。目前,贵州正在建设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124个,总投资1250亿元,推动“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贵州文旅资源丰富。如何发挥优势,让夏季旅游旺季更旺,冬季旅游淡季不淡?贵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小七孔景区顺利完成‘踏瀑戏水’、鸳鸯湖游船等提质升级,推广‘世遗探险部落’等产品,新增非遗进景区、共唱红歌等体验性、互动性活动,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吴学俊介绍。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筑垃圾与大数据结合,能擦出什么火花?不久前,“城市建筑垃圾渣土车辆违法预警数据产品”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功交易,标志着贵阳市公共数据授权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

  “打通住建工地数据资源,结合车辆备案线路和实际运输轨迹,对异常路径渣土车辆进行预警,有利于追踪查处私挖盗采、乱倾乱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还能为施工单位提供更好的车辆监管服务。”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数据交易,购买方不到半年时间实现建筑垃圾渣土车辆违法预警超4000次,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交易额超70亿元,入驻数据商905家,完成交易4043笔,持续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经验。

  贵州发展基础薄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贵州气候凉爽,瞄准数据蓝海,抢抓数字经济新机,正当其时。

  2024年底,总投资113亿元的中国建设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项目启动。这是建设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将推动银行业务的数字化发展,助力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为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科技底座。

  “为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创局局长张雪蓉表示。

  过去,贵州数据中心“以存为主”。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贵州抢抓机遇,算力发展得到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支持,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转变。截至2024年12月,贵州总算力规模达到每秒54.2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算占比超过90%,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是贵州省韭菜发货量最大的分拣中心。每天一早,通过数字货运平台调度,一辆辆货车依次装车,确保把新鲜的韭菜销往各地。

  满帮集团品牌传播总监王林成介绍,集团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直联货主和司机的线上数字货运平台,实现货主高效找车、司机快速找货。目前,覆盖我国330多个城市,拥有11万条线路,年度活跃司机达398万名,月度活跃货主达265万名,每年通过降低空置、空载、空驶,实现科技减碳近1000万吨。

  咬定目标、勇往直前,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贵州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之一,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开展水质和水量双向补偿,在省内八大流域开展上下游生态补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2023年12月,《贵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与以往仅考核水质生态补偿不同,《办法》新增水量考核达标要求,覆盖全省八大流域和9个市(州),确定水质监测断面25个、水量监测断面30个。

  “大江大河跨区域的流域综合治理,难在‘协同’二字。按照让保护者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理念,贵州创新实施双向多元补偿模式,充分平衡水资源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利益关系,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水利厅总规划师、水资源管理处处长杨晓春说。

  “这些年,赤水河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清。”看着家门口缓缓流淌的河水,赤水市葫市镇金沙村村民宋金权不由感叹。自《办法》实施以来,近9次监测中,赤水河水量达标率超90%的断面为17个,水量总补偿资金达4250万元。

  赤水河的蝶变不只发生在贵州段,面对曾经“分河而治”的难题,贵州牵头建立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云南、贵州、四川按照1∶5∶4的比例共同出资,设立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三省攥指成拳,推动赤水河水质发生根本性好转。

  浸出、固液分离、去渣……走进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经过一道道生产流程,一块块废旧电池被“以旧换新”。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构建起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生态链,持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贵州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坚决整治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上先行先试,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重要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杨三可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