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受伤短趾雕“长出”不同猛禽的羽毛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受伤短趾雕“长出”不同猛禽的羽毛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8-22 09:53

  受伤短趾雕飞羽大量缺失被喜鹊围攻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首次接救

  受伤短趾雕“长出”不同猛禽的羽毛

  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为鸟类实施“接羽保护”并不罕见,但去年5月一只短趾雕的到来,让接羽治疗变成了一次“大手术”。接救时,这只短趾雕两翼20根初级飞羽所剩无几,需要进行大面积的“保护性接羽”。而短趾雕在北京地区属罕见猛禽,此前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从未接救过短趾雕,更无同种羽毛可以匹配。如何能让这只北京地区稀有的短趾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重归蓝天,成为猛禽康复师面临的新课题。

  康复治疗一年有余短趾雕增重250克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以下简称救助中心),透过室外笼舍木门上的观察孔向内看,一只短趾雕站立在栖架上,双目炯炯有神地环顾四周,有种不怒自威的霸气。其颈部羽毛浓密而厚实,自背部至尾上覆羽呈灰褐色,腹部羽毛主要为白色,伴以黑褐色点斑纹,短小的利爪紧勾栖架。

  当天上午,救助中心为短趾雕安排了两周一次的例行体检。康复师周蕾小心翼翼步入笼舍,用一只宽大的布罩套住短趾雕,将其抱进诊疗室。第一个体检项目是称重,为让短趾雕保持安静,周蕾为它戴上特制的头套,放置于电子秤上,称重数据显示为1704克,相比去年5月接救时的1454克,增重250克。

  接下来的项目是检查羽毛,周蕾将短趾雕抱到手术台上。为避免鸟受伤,台面上铺设柔软的毛巾。周蕾双手控制住短趾雕的双腿,由康复师李志赛检查羽毛,从两翼的飞羽到尾羽,一根一根检查梳理,同时由第三位康复师绘制羽序图,以备下次体检时进行比对。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短趾雕的飞羽呈长矛状,大开大合且形态优雅,在其右翼的飞羽之间,还夹杂着3根浅色羽毛,这是出自其他猛禽身上的“接羽”,可对新长出来的飞羽形成保护。

  最后一个体检环节,是检查短趾雕的喙部是否存在开裂。这是体检过程中,短趾雕极少露出双眼的时刻,看到陌生的环境和康复师,短趾雕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惧。“我们在对猛禽的救助过程中,尽可能蒙住其双眼不让它见人,这样可以尽量减缓它的应激。”周蕾解释说。

  体检结束后,周蕾将短趾雕送回笼舍。据北青报记者观察,回到自己的“单间”后,短趾雕又飞到栖架上,不时扇动打理着翅膀,摆出一副凶猛的攻击姿态。而在去年刚来到救助中心时,这只短趾雕极度消瘦,毫无顶级掠食者的凶狠气质。

  救助于官厅水库北岸面对喜鹊围攻无力反抗

  这只短趾雕是如何来到救助中心的?时间回到2023年5月1日7时许,生态摄影师张戈在官厅水库北岸拍鸟时,发现一只行为异常的猛禽在地面上正被一群喜鹊包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凭借15年的观鸟经验,张戈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只短趾雕。“猛禽被一群喜鹊驱赶的情况多有发生,但这只短趾雕在开战的时候,并未飞离,只是张开翅膀在地面蹦蹦跳跳,钻到附近的芦苇丛中躲避。”张戈告诉北青报记者。

  张戈拍摄的图片显示,这只短趾雕的羽翼凌乱,围攻它的喜鹊多达5只。为一探究竟,他驾车慢慢靠近,喜鹊被车辆惊走,这只短趾雕趴卧地上,没有丝毫避人的表现,身体受伤导致其无法飞行。

  张戈见状戴上手套,找来一个大袋子,蒙住短趾雕的眼睛,将它抱回车上。在双方发生接触的过程中,短趾雕并未挣扎和反抗,可见其非常的虚弱。当天上午10时许,张戈驾车来到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将短趾雕移交给救助中心的康复师周蕾。张戈此前曾在北京密云和新疆拍到过短趾雕,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活体猛禽,希望这只短趾雕通过专业救治能重回蓝天。

  在我国,所有猛禽都被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地区既是猛禽的栖息地,也是猛禽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据《北京鸟类志》记载,短趾雕别名蛇雕,属中型稍大的猛禽,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在我国境内,短趾雕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偶见于东北旅顺,在北京地区为罕见旅鸟。短趾雕通常栖息于丘陵地带、开阔旷野或有稀疏树木的草地,食物主要为爬行动物,如蛇类、蜥蜴类、蛙类,偶尔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如野兔、野生鼠类等。

  对话

  初级飞羽几乎全部缺失

  利用其他猛禽羽毛接羽15根

  对话人:北京猛禽救助中心高级康复师周蕾

  北青报:这是救助中心接救的第一只短趾雕吗?

  周蕾:2023年5月1日,我在救助中心值班,听说一只短趾雕即将到来,我内心还是很兴奋的,因为这将是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接救的第一只短趾雕,感谢救助人亲自驱车将它从河北送到中心,大大减少了花费在路上的救助时间,这也是救助中心接救的第40种猛禽。但当我见到这只短趾雕时,心一下子就凉了,它身体几乎一动不动,生命体征很微弱,好在眼睛是睁着的,爪子比同体型的猛禽略短,尚能微微动弹。

  北青报:这只短趾雕当时的伤情如何?

  周蕾:经过检查,这只短趾雕营养不良,胸肌的饱满程度偏瘦,还有几处软组织损伤。其喙部过长,像是被人为饲养过。而最让人焦虑的是,它两翼的20根初级飞羽所剩无几,只有一根半尚存,有的羽毛从根部断开,有的从中部断开,导致它无法飞行,直接影响其捕食。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野生猛禽不太可能受伤到这个程度,不排除有被人为饲养的历史。

  北青报:救助中心采取了哪些治疗手段?

  周蕾:猛禽是能够换羽的,新羽冒尖后会在周围羽毛的支撑保护下顺利成长起来。我们专门为它配制了促进羽毛生长的营养素,但是由于它的飞羽缺失太多,新羽长出后孤零零的,缺少其他羽毛的保护非常容易被折断,羽管更是劈的劈、裂的裂,再加上之前的营养不良,每次新换上的羽毛都不理想,根本无法支撑它飞行。为此,我们请教了英国的猛禽专家Neil Forbes(尼尔·福布斯)。在他的建议下,2024年3月,我们为短趾雕进行了“保护性接羽”,为其左翼接了6根羽毛,右翼接了9根羽毛。接羽后的短趾雕回到笼舍后有些不适应,还刀下来一根刚接上不久的羽毛,不过它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北青报:接羽所用的羽毛从何而来?

  周蕾: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按猛禽的种类、羽毛位置分门别类收集一些完整的羽毛,以备不时之需。接羽在救助中心并不是新鲜事,但以往面临的情况是,猛禽缺羽并不严重,为了缩短其救治时间,会在严格按照同种、同羽序等条件下为其进行接羽后尽快放飞。而这只短趾雕飞羽大量缺失,也是中心接救的第一只短趾雕,在我们的“库存”中并无短趾雕的羽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参照专家的建议,采用苍鹰、雕鸮、游隼等其他物种的飞羽代替,将其与短趾雕尚存的缺损羽毛的羽根粘接在一起,为其进行保护性接羽,为了延长使用时间,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了缝合加固。有了这15根飞羽的支撑保护,可以辅助新羽轮流长好。

  北青报:接羽后的效果如何?

  周蕾:在接羽的保护下,新的飞羽已经长出15根,且大部分飞羽的长势比较理想,短趾雕已经能在笼舍内飞行,肉眼可见其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随着新羽日渐丰满,目前接的羽毛仅剩下3根左右。这一新旧交替的过程,有点像我们人类的换牙。

  北青报:短趾雕也被称为蛇雕,如何进行喂养?

  周蕾:记得这只短趾雕去年刚到中心时非常虚弱,也不吃东西,我们只能对它进行填喂,十几天后它终于能主动吃点东西,虽然吃得不太多但是不用填喂,这是个好兆头。去年6月11日,我们将其转移至室外笼舍,其眼神也逐渐凌厉起来。短趾雕的英文名是Short-toed Snake-eagle,直译过来就是“短趾蛇雕”,考虑到它主要以爬行动物为食,我们从市场买来牛蛙,此外还会给它喂一些鼠类。其体重也从刚送来时1454克,增长至现在的1704克,胸肌饱满程度已经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待时机成熟,我们会将它转移至更大的笼舍,适时训练其飞行,等到其羽翼丰满、达到放飞标准,就可以放归野外。(记者崔毅飞)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