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能修汽车也能造机器人 厦门“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能修汽车也能造机器人 厦门“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来源:厦门日报2022-05-12 12:01

  厦门信息学校学生操纵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给来宾送上一杯茶。(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职业教育成果展上,学生绘画作品展示。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摄)

  中职生为自己设计的棉花娃衣直播带货,累计卖出6万多元的商品。(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吴建华图/市教育局提供(除署名外))厦门市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昨天在厦门信息学校启动,今年的主题是:“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每年5月第二周是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它是由教育部等十部门在2015年设立的。

  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活动周。厦门“职业教育活动周”由市教育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为的是向全社会宣传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展示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今天,我们从几个侧面来看看厦门的职业教育有多厉害。

  【现场】

  学了什么?才艺秀给你看

  学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昨天,厦门信息学校把汽车开到了职业教育成果展,还派出送茶机器人。

  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后举行的这个教育成果展,是为了展示职校办学和育人的成绩。

  在信息学校,学校把一辆十几万元的吉利新能源EV Pro开到展会现场。它是真车,不过,仔细一看,它有点不同——打开车门,上面有裸露的电路。

  厦门信息学校学生黄海东说,它是学校买来给学生上课用的,去年,信息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黄海东骄傲地说,我们至少有三辆车用来上课。

  有了“真刀真枪”,上课时,老师在汽车电路上“动手脚”,然后让学生检测出问题点。

  在被“肢解”的汽车旁,信息学校机电部的崔鑫万招呼一位“小可爱”:“来!给客人送杯茶!”话音刚落,送茶机器人来到来宾身边,崔鑫万又叫道:“你要对准记者相机掀开杯盖啊!”“小可爱”果真在镜头前掀起杯盖。

  崔鑫万其实是对着旁边学生说的,后者正操纵遥控器,这是该校机电一体化学生的作品。不过,和学生们最近完成的清扫太阳能板的除尘机器人相比,送茶“小可爱”是“小事一桩”。崔鑫万说,太阳能板如果沾满灰尘,能量损耗大,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工清洁难度越来越大。

  信息学校学生们设计制作出“可立面除尘机器人”,就是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崔鑫万说,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原理是不够的,你要有想法,然后在计算机上设计、研制,最后还要动手组装。最近,学生们还被告知,太阳能除尘机器人入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一项比赛。

  这所学校一位陈姓老师昨天说,中职教育是成果导向——对于学生来说,看到自己用所学做出成果,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市教育局说,厦门信息学校的展览,是厦门职业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

  真车当汽修教具。(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故事】

  前途在哪?学长学姐说给你听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前途?昨天,市教育局举行厦门市2022年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优秀人才专题报告会,邀请8位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向学弟学妹讲述自己创业就业的故事,介绍技能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为您介绍其中三位的故事。

  烹饪精确到秒她获授“国奖”

  ●姓名:简冰倩

  ●毕业学校: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给学弟学妹一句话:认真学好一项技能,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影响我们的人生道路。

  21岁的简冰倩凭借烹饪时间精确到秒的奶油鸡汤、肉类主菜、奶酪甜品等几道菜,拿到2020年底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烹饪项目比赛全国前五名,直接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简冰倩因此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有多难?它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评选,每两年评一次,每次全国评100人。

  美味菜肴的背后,是无数个汗水涔涔的日子。简冰倩说,大夏天,灶火还烧得很旺,整个实训室像一个火炉似的,人在里面就像在火炉里烤一样。即使是这样,备赛时,她有时一待就要十几小时,她自豪地说:“我一天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因为我每天很早就起床。”

  不仅有汗水,还有泪水。简冰倩也曾崩溃大哭,不过最终还是擦干泪水,重新调试新的配方,改正错误手法。她说,在泪水中,自己对“工匠精神”中的精雕细琢有了更深领悟。

  简冰倩告诉学弟学妹:我们有了技术,将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我们还年轻。她还说,认真学好一项技能,通过不懈钻研,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未来,影响我们的人生道路。

  一次次再出发他逆袭当总裁

  ●姓名:吴奇魁

  ●毕业学校: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给学弟学妹一句话:在校期间,对自己职业生涯要有一个规划。

  吴奇魁原本家道厚实,不料经历变故,一落千丈,他从高中开始自力更生,白天上课,业余时间兼职赚取学费及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他后来还读了硕士。

  他历经数次创业挫折,一次次地重新出发。有一次,吴奇魁签下高空工程安装铝单板项目,买来高空作业绳和安全防护用具独自从145米高的大楼下绳作业。他第一次尝试下绳进行施工作业并未成功——当他的身躯仅用一根22毫米的细绳悬挂在145米高的大楼外墙上,出于求生欲望和内心恐高反应,他往常的自信心瞬间被吞噬瓦解了。经过长达三小时的绳上僵持,他最后拼尽余力才从45层楼通过手臂爬绳的方式爬至48层楼顶。不过,他没有退缩,第二天继续上。吴奇魁带领两个小工吃住在工地上,历时4个多月,挣到了这家公司第一笔盈利17万元,让濒临倒闭的公司补血复活。

  现在是魁佳(深圳)高空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的吴奇魁说,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和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读大学时,他除了学习专业课,还选修平面设计、两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通话等级考试、管理学、工商管理等课程。

  开两家美容店她创业有法宝

  ●姓名:李幼茹

  ●毕业学校: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给学弟学妹一句话:我本以为我的中职时代是混日子,结果却让我满载而归。

  李幼茹2015年从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她放弃升学,选择就业。现在,她开了两家美容店,生意红火。

  李幼茹认为,她创业成功的法宝是她在工商旅游学校受到的教育:不怕吃苦,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她在学校遇到她人生的导师,班主任杜勤英是其中一位。李幼茹说,她让我担任班长,教会我为人处事,要有责任与担当,要坚韧不拔。她原本认为自己只会当个班干部,但是,杜老师把她推向部学生会这个更大的舞台去锻炼,李幼茹说,班主任告诉我:要做就做最大。她也因此开始学生会主席竞选。

  她说,专业部德育主任吴建华老师教会她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作为一个领导该有的格局。

  李幼茹说,我本以为我的中职学生时代是混日子到毕业,结果却让我满载而归。

  【数说】

  高在哪里?看“五新”成绩单

  昨天,市教育局局长陈珍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介绍“职教高地”建设启动一年来,厦门取得的“五新”。去年,厦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四个。

  一、省级“双高”(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计划

  厦门7所职业院校入选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19个专业群入选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

  二、产教融合

  厦门在现有市级29个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基础上,遴选建设10个示范性项目,完成两批次19家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遴选入库,建成9家市级产业学院,使得职业院校与合作主体之间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年来,厦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做了这些事:

  成立厦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推动筹建厦门海洋职业大学;推进5所中职院校新建扩建;在2所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普通高中举办普职融通试点班,学生读到高一下学期可以选择是否回到普高,为他们开辟多渠道升学路径。

  四、职教高考

  去年职教高考,厦门获得9个专业类状元;参考学生本科上线人数占全省的37.4%,即全省近四成本科上线考生来自厦门;专科上线率98.29%,两个指标都是全省最高。

  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其中一等奖是全省唯一。

  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五、对外交流

  去年,厦门举办2021“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3所职业院校入选“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联盟”成员单位。

  【同步】

  厦门中职学生登上《人民日报》

  近日,《人民日报》专版展示全国本专科生、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100名优秀代表的风采。其中之一是来自厦门工商旅游学校2019级会计专业的周晶晶。

  周晶晶的老师形容她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是工厂车间工人,她还有三个妹妹,最小的才两岁。父母外出打工时,周晶晶就承担起照顾三个妹妹的重任。疫情期间,居家线上学习,她遇到挑战:除了上网课,还要打理三个妹妹的起居,更是包了家务活:买菜、煮饭、洗碗、扫地……对同龄人而言,这种生活似乎过于忙碌繁重,但她从不抱怨,周晶晶心疼父母工作辛苦,她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

  周晶晶也是位“学霸”,在2020年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优异;她还喜欢阅读,她认为,阅读培养了她乐观勇敢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她日复一日地勤练各项专业技能:珠算、点钞、传票翻打等,在各项技能考试和定级中屡获好成绩。

  周晶晶说,我就像是一只有隐形翅膀的小蜗牛,因为有爱、梦想和勇气,让我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