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朱王威娜 通讯员 王一帆
“於潜镇新来的智能分拣AI医生,能够为小香薯们进行360度的外表缺陷检测,实现12种不同品类的智能分拣……”8日上午,在杭州市临安区琴山蓝湾文创园内,“天目新农人”宣讲员高诗琪正在分享天目小香薯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变成“富民薯”的故事。
当天,来自临安区、松阳县、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青年宣讲员们相聚于此,共同参加“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走亲“开放麦”活动,在前期理论学习和蹲点调研基础上,用“青言青语”宣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切感悟。
“小切口”呈现“大主题”
从村民手中流转闲置荒地、邀请农业专家指导种植、发动多方力量宣传销售……来自昌化镇的宣讲员俞田聪讲述了马山村做好“瓜田文章”、打响“马山西瓜”品牌的故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就是希望通过小故事阐明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基层行动”。俞田聪曾参加过临安区“天目新农人”宣讲集训营、“钱氏家训进机关进高校”青年微宣讲等系列宣讲活动。如何让宣讲“声”入人心?他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体会:“多用贴近生活的表述,多用新颖生动的形式,才能让观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
“新临安人”姚孟婷通过学说方言土语这件小事,分享了毕业后来到临安上畔村担任驻村助理的心路历程,观众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姚孟婷表示,所宣讲的内容都来自驻村期间的真实经历,正是宣讲素材“接地气”“冒热气”,才引发了听众的共鸣,传递出当代青年扎根兴农助农一线的决心信心。
据了解,包括俞田聪、姚孟婷在内的“天目新农人”宣讲团成员,近年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八八战略”在身边、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走村入户、探访企业蹲点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活动,用真实案例讲理论、乡音土语说政策、亲身经历谈体会,努力让理论宣讲更加鲜活可感、入脑入心。
“开放麦”激发“参与感”
相比传统的单向式输出,本次活动展示了“开放麦”、情景剧、快板、沉浸式互动问答等多种宣讲形式,宣讲员通过“抢麦”方式轮番登台。
来自临安的国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汪洋,以《一路骑行去看山》为主题用脱口秀的方式讲述了骑行人视角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爆梗连连,现场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你找到了丰富的乡村资源,请从下列选择一种优先盘活的资源,说说为什么?”除了脱口秀式宣讲,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商云飞通过互动问答,让现场观众化身乡村运营师,共同思考如何打造示范型村落景区“龙门秘境”。现场观众李惠如表示:“沉浸式体验非常有意思,第一次知道宣讲还能这么来。”
此外,来自松阳县的胡艺手持快板,将松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好政策、好办法编成顺口溜;浙江理工大学的研一学生鲍伊悦慷慨激昂地向现场观众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浙江农林大学宣讲员黄玺洁和孙晓钰采用两代青年对话的情景式宣讲,传递出青年人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一个个宣讲生动呈现了理论的丰富解读和传播方式。
“走亲”促进“走心”
随着“开放麦”活动的落幕,也为此次跨地域、跨校际的宣讲走亲画上了圆满句号。活动共邀请了松阳县、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近百名优秀青年相聚临安,安排上既有理论和宣讲技巧培训,还有吴越文化博物馆、乡村振兴馆等点位的考察调研。
座谈交流环节上,与会人员相互交流了宣讲工作经验。临安区着重介绍了开展“天目新农人”宣讲联盟集训营,探索“上好课、做好稿、育好苗”的实战闭环培训模式等经验。松阳县、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也就快闪式宣讲、校地校际宣讲合作等畅谈经验设想。
活动期间,宣讲员们在共学、共训、共研、共讲的“走亲”活动中,碰撞思维火花,结下深厚情谊。参与此次活动的浙江农林大学宣讲员张娟在现场一直忙碌着拍照和记笔记,“前脚走下培训课堂,后脚走入调研现场,理论和实践相呼应的安排,让我加深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感悟,也积攒了丰富的宣讲创作素材。”她表示后续还要好好梳理吸收这次的经历和收获。
据悉,临安区通过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致力于以区内外多场“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走亲活动拓展理论宣讲的广度与深度,将跨地域、跨校际的年轻一代汇聚在一起,让理论宣讲在多元背景的青年中交流碰撞,丰富青年宣讲员的视野与阅历,形成以“青年人带动青年人”的宣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