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柿子红火,秋韵多彩!“柿”文化主题书画展在浙江杭州开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柿子红火,秋韵多彩!“柿”文化主题书画展在浙江杭州开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0-16 22:51

  金秋时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丹桂飘香,柿子红似火,秋韵多彩。当一片片火红的柿子成为杭城西溪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时,另一道“风景”是:西溪湿地附近的杭州庐境西溪酒店举办的翁暨伟主创的“柿”文化主题书画展。

  循着一楼的提示板,走上二楼非遗书房,只见20多幅热烈、清雅的写意水墨花鸟国画和书法佳作恰如其分地悬挂在整个书房,点缀期间,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942361363

  成熟的火红的柿子挂在树梢,丰厚圆硕形如如意,色彩艳丽,美不胜收。你看,这一幅“年年岁岁柿柿红”,喜气;这一幅“柿柿如意”,吉祥;这一幅“浮生之雅知己逢秋”,有雅趣……

  “柿”其音又与“事”同,古时文人墨客就谐其音绘出“柿柿平安”、“柿柿如意”图,并成为了国画花鸟门类中的一大题材。为此,柿子成为翁暨伟最常画的题材之一,翁暨伟喜爱柿子,喜爱它的吉祥寓意,如“柿柿太平”“柿柿清白”等,所以,翁暨伟经常以柿子为题材进行创作。借画寓意,借物送福,寓世事祥和。

566996110

  寄物咏言是翁暨伟常用的动情之笔。这次展出的书法作品是一幅宋朝黄庭坚的词《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翁暨伟书写这幅作品,反映出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三观。当年黄庭坚写此词,表达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品德。

1774394219

  此次翁暨伟“柿”文化主题书画展,展出至10月下旬,时长半个月。

  研习书画近四十载的艺术家翁暨伟说,柿子,在东方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繁荣和长寿的果实,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它们不仅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活力。

  本次“柿”文化主题书画展览,不仅向观赏者展示了柿子在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更让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自然的恩泽,体验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每一幅作品都不仅仅是对柿子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对自然、对文化的深刻感悟和表达。

200851205

  翁暨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厦门大学,随著名书法家吴孙权教授学习书法。毕业后入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临池,以“面对书斋,背对书坛”的独守和执著,潜心研习《张迁碑》《鲜于璜碑》等朴茂厚重类汉碑、汉代简牍及颜真卿、倪元璐等诸家法帖。近年来随杭州画坛名宿邵坦中先生学习国画花鸟,以数十年的书法之功化作中国画的勾勒皴擦,追仰八大、徐渭及潘天寿的写意精神,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艺术语言构建自己的笔墨样式,表达对生命律动的敬畏,对大自然的赞美。

  翁暨伟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肖像印研究会理事,杭州天鸿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通讯员 贾刚为)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