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5日,2022年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旨在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潜力和能力,呼吁各界携手共建更美好的人类未来。
今年的主场活动丰富多彩,“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陈列”“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博物馆基本陈列正式开启,“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韵·动——两宋文体生活体验展”两个专题展览同时开幕,还有《博物馆的力量》学术讲座、“童梦水乡·宋韵迹忆”浙江省第二届少儿沙画与艺术大赛、沉浸式舞台剧《致繁华在江南藏历史于山河》、“越音缭绕”——水乡社戏表演等活动。
5月15日上午10点,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运行开幕式在临平区人民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第一批认定名单并授牌;公布了浙江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杭州市发布了20条“宋韵精品研学线路”,并为代表性线路授牌。
由浙江省博物馆协会主办,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承办的《博物馆的力量》主旨报告会,邀请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陈浩作主旨演讲,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通过本次讲座让观众们对博物馆的力量有更多元的认识,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使命的理解。
由浙江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表演《致繁华在江南藏历史于山河》舞台剧,以江南历史文化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迷离动人的江南画卷,尽显江南的雅致韵味与繁华。
与此同时,“宋韵临平”系列专题活动在博物馆开馆期间持续开展。“脚尖逐梦·点亮亚运”趣味游戏,通过设置宋代蹴鞠、射箭、投壶等趣味体验板块,让当地百姓切身感受宋代体育活动,体验宋韵趣味,助力亚运;“水乡工坊”教育体验馆,分别开展活字印刷体验,宋代服饰穿搭,在苏轼佳句中体会美食,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宋韵美学,梦回风雅宋朝;5月17日,博物馆还将举办“童梦水乡·宋韵迹忆”浙江省第二届少儿沙画与艺术大赛,通过比赛拉近当代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在创作中体验水乡记忆与宋韵美学。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历时三年完成展陈改造,换羽归来,推出“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陈列”和“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展览设计突破传统模式,以地域特色为版块,历史脉络为暗线,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精彩展示江南水乡文化和临平历史变迁,让观众在体验水乡记忆的同时感受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开馆期间还同步推出两个专题展览:“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从艺术视角欣赏独特的青铜器纹饰表现形式,使观众在纹饰的繁简变化中去探知先秦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世界;“韵·动——两宋文体生活体验展”,展示宋代风雅与市民生活,体验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带领观众赏味宋代美学,深度解读宋“韵”。
据悉,“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博物馆都将围绕该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集中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实现让文物“活”起来。浙江省博物馆计划开展主题为“云游浙博”新媒体主题传播活动,通过科普短视频、线上展厅、千年琴音等形式,打造“迎杭州亚运,讲杭州故事”“线上博物馆”概念。浙江自然博物院结合院藏资源与科研成果,研发不同形式的节日特别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绍兴博物馆结合乡村博物馆建设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以博物馆赋能乡村旅游为主题。宁波、舟山、衢州等地也纷纷举办各类展览、文博讲座、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助力国际博物馆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