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2022年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启动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5-16 08:08

  5月15日,2022年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旨在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潜力和能力,呼吁各界携手共建更美好的人类未来。

  今年的主场活动丰富多彩,“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陈列”“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博物馆基本陈列正式开启,“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韵·动——两宋文体生活体验展”两个专题展览同时开幕,还有《博物馆的力量》学术讲座、“童梦水乡·宋韵迹忆”浙江省第二届少儿沙画与艺术大赛、沉浸式舞台剧《致繁华在江南藏历史于山河》、“越音缭绕”——水乡社戏表演等活动。

  5月15日上午10点,浙江(杭州)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运行开幕式在临平区人民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第一批认定名单并授牌;公布了浙江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杭州市发布了20条“宋韵精品研学线路”,并为代表性线路授牌。

  由浙江省博物馆协会主办,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承办的《博物馆的力量》主旨报告会,邀请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陈浩作主旨演讲,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通过本次讲座让观众们对博物馆的力量有更多元的认识,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使命的理解。

  由浙江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学生表演《致繁华在江南藏历史于山河》舞台剧,以江南历史文化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迷离动人的江南画卷,尽显江南的雅致韵味与繁华。

  与此同时,“宋韵临平”系列专题活动在博物馆开馆期间持续开展。“脚尖逐梦·点亮亚运”趣味游戏,通过设置宋代蹴鞠、射箭、投壶等趣味体验板块,让当地百姓切身感受宋代体育活动,体验宋韵趣味,助力亚运;“水乡工坊”教育体验馆,分别开展活字印刷体验,宋代服饰穿搭,在苏轼佳句中体会美食,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宋韵美学,梦回风雅宋朝;5月17日,博物馆还将举办“童梦水乡·宋韵迹忆”浙江省第二届少儿沙画与艺术大赛,通过比赛拉近当代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在创作中体验水乡记忆与宋韵美学。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历时三年完成展陈改造,换羽归来,推出“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陈列”和“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展览设计突破传统模式,以地域特色为版块,历史脉络为暗线,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精彩展示江南水乡文化和临平历史变迁,让观众在体验水乡记忆的同时感受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开馆期间还同步推出两个专题展览:“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从艺术视角欣赏独特的青铜器纹饰表现形式,使观众在纹饰的繁简变化中去探知先秦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世界;“韵·动——两宋文体生活体验展”,展示宋代风雅与市民生活,体验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带领观众赏味宋代美学,深度解读宋“韵”。

  据悉,“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博物馆都将围绕该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集中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实现让文物“活”起来。浙江省博物馆计划开展主题为“云游浙博”新媒体主题传播活动,通过科普短视频、线上展厅、千年琴音等形式,打造“迎杭州亚运,讲杭州故事”“线上博物馆”概念。浙江自然博物院结合院藏资源与科研成果,研发不同形式的节日特别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绍兴博物馆结合乡村博物馆建设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以博物馆赋能乡村旅游为主题。宁波、舟山、衢州等地也纷纷举办各类展览、文博讲座、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助力国际博物馆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