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绘好兴业富农促振兴画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云南:绘好兴业富农促振兴画卷

来源:云南日报2025-01-15 15:17

  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绘好兴业富农促振兴画卷

  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村民们赶在春节前采摘牛油果供应市场;在永仁县,靠滴灌、无土栽培等绿色技术精细管理的冬草莓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隆冬时节,彩云之南依然处处活力升腾。

  “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格外挂念云南脱贫工作,2015年、2020年两次亲临考察指导,为云南把脉定向、注入强大动力。

  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云南,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95.7万人,占全国总量的9.7%;有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数量全国最多。

  十年来,云南攻坚克难、压实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方向目标,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续写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

  守底线稳增收 云岭大地焕发新颜

  黄墙红顶、院坝整洁,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一丛丛草果树郁郁葱葱。

  “我们村不光颜值高,产业也好,草果这颗‘金果果’让乡亲们鼓起了腰包。”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说,“脱贫后大伙儿都没松劲,正朝着乡村振兴奋力奔呢。”

  无数个巴坡村的变迁,汇聚成彪炳史册的成就。

  2020年末,喜讯传遍云岭大地:云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历史性终结绝对贫困、圆满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必答题。

  鲁甸县砚池街道卯家湾安置区对易地搬迁群众实行动态监测,根据风险大小、类别、轻重缓急等情况,分别标注为红、黄、绿三色,进行分类管理,精准建立帮扶台账,跟踪落实帮扶项目。

  抓实完善动态监测、强化动态帮扶、做好动态清零。云南始终抓住“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突出抓好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机制,兜牢底线。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识别监测对象97.7万人,稳定消除风险70.5万人,尚未消除风险的均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

  乡村振兴号角吹遍云岭大地,处处热潮涌动,各族干部群众奋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孟连牛油果“334”、蒙自蓝莓“622”、会泽“三个组织起来”等10余种联农带农模式,为成千上万的农民带来就业机会。“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张天媛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试种艾草,助农增收690万元。

  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培养认定3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2.8万人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居民0.7个百分点。

  深耕乡村沃野 做好高质高效文章

  在宾川县水果基地,柑橘、金桔压弯枝头,明艳的橙黄色点亮冬日;在腾冲市三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茯苓加工厂,村民熟练地削皮、切片,对茯苓进行深加工。

  丰收云南,希望在田野。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396.6亿元显著提升至2023年的4012.2亿元。

  烟草、鲜切花、咖啡出口值全国第一,茶产业种质资源全国第一……依托资源禀赋,云南着力建设特色农业强省。聚焦粮食、花卉、水果等14个高原特色重点产业,建立专项工作机制,超过65%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推动每个脱贫县形成2至3个特色产业,94%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土特产”成为助农增收源头活水。

  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连绵不断的甘蔗随风摇曳。产业园内,一根甘蔗被“吃干榨尽”,变为白糖、有机肥、纸制品等系列产品。2024年,当地甘蔗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5亿元。

  紧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云南在农业领域掀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启动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茶十条”“咖六条”“奶六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精心培育并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种业联合实验室、特色科技小院和院士工作站,上线“云岭农科110”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高达96%,连续3年成功承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

  脚下,是欣欣向荣的土地;前方,是山水迢迢的征途。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云南乡村开启提质升级新篇章,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领域。

  “不论往哪个方向步行,10分钟内肯定能走到一个公园,这就是弥勒吸引我的地方。”来自深圳的余国勤在弥勒市住了近两个月,“每天晒太阳、逛公园,这就是我想要的旅居生活。”

  一批旅居村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样板,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全省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6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条。

  厚植为民情怀标注美好生活温度

  云南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连续多年民生支出在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比重稳定在七成以上。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开远市解化社区的老年幸福食堂里,有少盐少油、营养均衡的“幸福餐”;马关县都龙镇茅坪社区的“儿童之家”里,丰富的课程等待孩子们前来体验。

  云南坚持把关爱服务“一老一小”作为为民办事解难题6件重点实事之一,部署专项关爱服务行动。与13个省区市建立旅居养老联盟,开发4条旅居线路,推出50多家高品质旅居养老服务机构,打造“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品牌。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学前教育扩容增效、义务教育城乡一体、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特殊教育适宜公平。

  目前,全省共有1153个养老机构,1.3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09个在运营老年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8.7%。从2021年起,累计投入超过37亿元,完成756所幼儿园建设,增加公办学位15万余个,90%的城乡社区有了“儿童之家”。

  从城市到农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一项项暖心政策落地见效,民生实事“开花结果”。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云南将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记者刘宇丹 赵丽槐)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