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滇中钛谷”到“绿色铝谷”再到生物医药产业,“一个产业园就是一条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理念正在园区落地生根;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创新机制下,“飞地园区”“园中园”的联动效应正逐步释放。从“飞地园区”到“园中园”模式,再到协同分工、共享收益,云南省园区经济从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走向抱团发展,以利益共享机制破解瓶颈、重塑发展优势。
10-26
记者10月22日从昆明海关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昆明海关共为云南省出口企业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超10万份,货值达165.8亿元人民币,企业可凭证书获进口国关税减让约4.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大理海关共为大理州农产品出口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77份,货值42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7%,均创历史新高。
10-26
近年来,云南省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实现保障和推进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手段,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一种制度安排。
10-26
10月24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云南省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投入资金132亿元,实施抚仙湖、洱海2个“山水工程”,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28.67万亩,新增水源涵养面积13.05万亩。
10-26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主体,云南成立体育产业协会,专门提供政策指导、专家咨询、项目包装、资源对接、招商推介等服务。户外运动是一种健康生活新方式,是时尚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更是生活化的体育产业新赛道。
10-26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2683个,累计带动26万名群众就业务工,发放劳务报酬28.62亿元,人均增收1.1万元,助力就近就业增收成效显著。
10-26
云南省从强化组织领导、细化部署、强化督促3方面入手构建责任闭环,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为避免文件会议反弹回潮,云南省建立按季度监测预警机制,对州市和部门发文开会情况定期对账清账,形成“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精准纠偏”的闭环管理。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