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战“疫”57天 天津援沪医疗队凯旋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邱晓琴]

战“疫”57天 天津援沪医疗队凯旋

来源:今晚报2022-05-30 16:41

24小时热图
  • 西延高铁开始试运行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 云南保山:咖啡进入收获季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中午,随着一架载有183名天津援沪医疗队队员的厦门航空包机平稳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历时57天奋战上海抗疫一线的医疗队队员们胜利归来。当天,厦航累计执行9架次飞行任务,将“白衣勇士”悉数接回天津。

  4月3日,天津援沪医疗队1518名队员,携带65万件防护物资奔赴上海。57天里,他们先后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方舱医院、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顺利完成援沪医疗任务。累计收治患者20374人,包括方舱医院17108人、亚定点医院3247人、重症监护病房19人;完成社区17.6万人核酸采样任务。经治患者从1岁到99岁,18683名患者全部平安出院,其余在院病人得到妥善交接。这支作风优良、管理有序的队伍,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天津力量。

  “队员们始终守护着方舱患者,5月28日是返津前的最后一天,从凌晨2时到上午8时,队员们站好最后一个夜班岗位,妥善移交舱内患者的医疗护理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医疗队队员、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A12护士长张庆芬说,这是一支站位高、技术硬、听指挥、能打硬仗的队伍,无论是在普通方舱N2舱,还是火线转战新战场W2亚定点医院舱,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和兄弟医院一起,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医疗护理环节全程零投诉,受到众多患者赞扬。

  “知道我们要返津,患者们都舍不得,大家过来道别,说谢谢我们的照顾,特别感动!”医疗队队员、市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医生朱磊说,队员以患者为中心,对年龄偏大、基础疾病相对较多的患者勤询问、勤观察,对于高风险患者重点关注,保障安全。队员们还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为舱内儿童开设方舱小课堂,为患者制作小红花,为出舱患者设计出院“明白纸”,给患者留下了温暖回忆。

  支援上海抗疫期间,来自市三中心医院的队员们将该院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带进上海方舱医院,根据方舱布局,将1320张床的方舱划分为12个网格,医护协作,实行垂直管理体系,确保方舱内的全部患者服务全覆盖、无死角。医生组主要负责诊疗及办理出入院,护理组负责方舱病患治疗发药、核酸采集、生命体征监测,以及三餐保障等生活需求。队员们以专业技术护佑患者健康,以细致服务赢得高度赞誉。

  市三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杨晶说:“从春寒料峭到繁花初夏,我们经历过暴风雨夜的爱心接力,也经历了一日百余人退‘疫’出舱的喜悦,我们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个特殊的生日,也在坚守中迎来了一个个温暖的节日。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感动!”(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