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1日,以“坪遇丰收 山水种梦”为主题,坪山首届“玉米新农荟”暨第二十四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深圳分会场)在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试验示范基地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聚焦智慧农田科技、产学研共建、种业协作扶农、都市农文旅等前沿课题,汇聚农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从业人员,通过成果展示、技术交流与产业对话,共同擘画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蓝图。
坪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新利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轨道式高通量田间表型平台集成多光谱、高光谱、热红外成像、激光雷达等先进传感设备,为农作物进行“全身CT扫描”,实现植株性状的精准捕捉与海量监测;智能育苗温室构建“温光水气肥”智能环控系统,依托环境传感器与高科技材料,为幼苗营造理想的人工气候;菜心自动剔苗机则代表了绿色精准农业的新方向,通过激光手段代替人工剔苗与农药除草,不仅显著降低劳动成本、提升作业效率,更有效推进有机种植,减少农药残留。这些硬核装备贯穿育种研发、工厂化生产到田间管理全链条,集中展示了驱动现代农业迭代的硬核科技力量,为深圳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开幕式上,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与深圳技术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揭牌“岭南特色药用植物园”并设立“学生实践基地”,双方将重点围绕药材林下种植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与实地课题研究。
同时,坪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深圳农业与食品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深圳市果菜贸易有限公司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基本农田的产业化开发与高效利用。
这些举措构建起“课堂—田间—产线”全产业链条,实现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为深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专业人才。
据介绍,此次活动深入践行“百千万工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式启动“良种助农”帮扶计划。
依托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种业与技术优势,坪山区向汕尾陆河、潮南陇田镇等对口协作地区现场捐赠优质种苗及配套栽培技术资料,推动构建“良种+良法”的精准帮扶模式。
以种子为纽带,将深圳在种业创新、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有效辐射至协作地区,探索建立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区域协作新机制。
此次活动举办地位于坪山区龙田街道,这里拥有2700多亩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是深圳最大连片农田之一。坪山区立足基本农田这一资源本底,积极激活都市农田在保粮育种、生态屏障、休闲游憩、科普体验等方面的系统性价值。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十五五”坪山“百千万工程”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畅想会,邀请农检中心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为坪山“十五五”农业规划汇聚基层智慧。
活动启幕后的11月22日-23日,园区将围绕“种、苗、花、果、枝”五大主题板块,汇聚20余家优质企业,展销鲜食玉米、智能农机装备、对口帮扶地区特产及“圳品”品牌农产品,集中展示500余个农作物新品种,配套4亩向日葵花田及多个打卡点,实现“可视、可学、可玩”的农文旅融合目标,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感知科技、乐享消费的特色场景,为超大城市稀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价值升华提供了实践范例。
立足新起点,坪山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实践探索,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与城乡融合互促共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刘育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