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9日讯(记者何亚南)11月5日至6日,“美美与共——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主题活动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南区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
5日下午4时,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琵鹭飞进诗中来——红树林青少年生态写作颁奖典礼”同步举办。颁奖典礼在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带来的原创儿童诗画表演《神奇老师,神奇红树林》中拉开帷幕。颁奖活动由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福田区教育局、红树林基金会(MCF)共同主办,深圳市学生文联、红树林杂志社承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搭建自然教育与生命价值观培育平台,持续打造红树林生态文学品牌。


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主持人邓丽云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胡柳柳共同指导学生创作的儿童诗集《神奇红树林100首》荣获特等奖,该诗集由57名学生共同创作完成。
获奖学生代表李轩因同学在感言中分享:“去年植树节,邓老师带我们和保护区叔叔阿姨一起种红树,我看到招潮蟹举着大钳子‘帮忙’,太有趣了!于是写下《红树魔法》。种红树就像玩魔法,红树越多,天就越蓝;写童诗则是‘文字魔法’,写着写着自己就笑起来,特别快乐。”
周志霖同学则与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展开沙龙对话,他说:“《神奇老师》是写给经常带我们走进红树林的柳柳阿姨和所有保护红树林的人的。每次跟她去看红树,都能发现新奇事物,比如秋茄的胚轴像小星星,木榄的树干里藏着空气……邓老师教我写下这些感受。写诗就像做‘发现游戏’,可以记录美好,储存快乐。”


华新小学“云水童诗会”也应邀参与本次“森活集”展览。在邓丽云的带领下,工作室师生代表展示了原创儿童诗画《云水童诗》、诗意扇、诗意石玩、诗意布袋等作品,受到与会领导、外国来宾与游客的高度赞赏。孩子们现场创作儿童诗画布袋、明信片与书签,并声情并茂地朗诵红树林主题童诗,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互动。不少小朋友甚至婴儿车里的幼儿也沉浸在这片美好的诗意氛围中,更有小观众反复来到展位前,与华新学子一同即兴创作。中外游客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孩子们充满创意的作品与灿烂笑容。




华新小学副校长邓曼莉表示:“看到我校‘云水童诗社’57名同学共同创作的《神奇红树林100首》荣获特等奖,看到孩子们现场挥毫创作、深情朗诵,赢得中外来宾的一致赞誉,我深感欣慰与自豪。这不仅是华新学子文学素养与生态实践的展现,也是华新小学‘童趣诗意海洋科普馆’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有力见证,更是华新小学‘通·达课程’家校社协同育人、跨学科实践教育赋能学生各美其美的生动成果。多年来,我们将语文、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融入红树林生态教育,让孩子们在自然观察中学会思考,在童诗创作中懂得热爱,在真实实践分享中扛起责任,学会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这正是我们期待的孩子们的成长模样。红树林是深圳的生态名片,是培育生命敬畏之心的天然课堂。未来,华新小学将继续深化与自然保护区、社区、基金会的合作,让童真诗意走进更多孩子的童年,让童诗创作成为生态保护的独特发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诗意中传递,在实践中扎根。”


据悉,华新小学作为深圳市山海联盟自然学校,自2019年起便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开展“红树讲堂·童诗创作”项目。该课程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典型案例”“广东省精品课程”“南粤科学技术奖”,并入选“全国中小学智慧平台广东频道”,持续引领全国各地少年儿童以童诗书写童年,以诗意守护生态,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由华新小学供图 记者:何亚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