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厉害!深圳初二学生徐炜轩的长篇科幻小说《奔月》出版发行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厉害!深圳初二学生徐炜轩的长篇科幻小说《奔月》出版发行了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5-09-27 20:4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吉

  9月27日下午,深圳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热闹非凡,长篇航天科幻小说《奔月》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该书由现就读于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初二年级的超级航天迷、科幻小作家徐炜轩创作,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科幻作家吴岩作序,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陈楸帆、马传思、刘洋和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联袂推荐。发布会汇聚出版界、文学界、教育界多方力量,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担任主持人。

  在火箭发射倒计时声中,现场来宾共同为新书《奔月》揭幕。发布会围绕《奔月》的创作与出版、青少年科创科幻教育展开深入交流,以一部少年之作,点燃现场300余名青少年的航天梦想与写作热情。

厉害!深圳初二学生徐炜轩的长篇科幻小说《奔月》出版发行了

  硬核主题也有硬实力

  《奔月》以2023年-2028年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真实中带着幻想,跌宕起伏的航天故事,构建了一部交织个人命运与国家使命的航天史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社长高大力现场分享了《奔月》的出版故事。他讲到,出版社特别邀请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专家审读确保质量过硬,并在书中设计十余幅原创版画和可抽取的光栅卡,丰富读者体验。

  深圳市福田区文联主席刘建锋指出,《奔月》是深圳及福田科创科幻教育的新成果。他表示,要进一步联动社会多方力量,搭建青少年原创科幻优质平台,孵化更多青少年科幻精品,助力科技教育。

  福田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君健介绍学校高度重视科创教育、文学教育,徐伟轩《奔月》源于航天科技和文学创作两大爱好,这是“创感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热爱与坚持书写少年志

  《奔月》完成初稿时,徐炜轩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奔月》是他出版的第二本长篇科幻小说。徐炜轩同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感悟,其对航天的热爱、对写作的坚持,深深感染了青少年读者。

  徐炜轩表示,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现场观摩火箭发射、听闻国家正式公布载人登月任务等经历共同汇成了《奔月》的创作灵感。他还分享了角色设定的巧思 —— 登月火箭总师杨东风原型来自同学,载人登月任务总师刘欣融合历代科研人员特质,“边宁” 等名字则源于身边人或航天领域人物,让故事更具温度与真实感。他以双线叙事展现航天员与科研人员的故事,反复求证科学细节,在西北工业大学专家和出版社编辑的帮助下不断完善作品。

  “写作能让我们更敏感地捕捉生活、更严谨地思考问题、更彻底地释放想象力。” 徐炜轩向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发出号召,“深圳的青春文学之树已经枝繁叶茂,别犹豫,拿起笔写吧!”

  《奔月》给青少年科创科幻教育的启示

  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国宾用 “后生可畏” 评价《奔月》。他从文学创作、科幻思维与写作教育三方面展开点评,认为小说人物塑造鲜活,多线叙事节奏得当,技术描写细致入微且融入社会思考,具备优秀科幻作品的价值。

  南方科技大学科幻创作与产业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博以《奔月》载人飞船工程样机研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例,说明作者以工程师的眼睛书写科幻小说,足以体现其科技探索意志。

  《科幻星野》主编欧阳子毅认为《奔月》的最大特点是“大国重器,少年书写”,其科学设定之宏大、硬核,细节之真实、动情,离不开作者本人认真细致的科学实证研究,以及扎实的动手实践。这部作品是青少年在科普科幻教育中的显著成果,将会激励更多爱好航天、爱好科幻的青少年动手实践并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星辰大海。

  深圳市龙华区格致中学吴重霖认为,《奔月》展现了 “可抵达的科幻”,证明青少年能以扎实知识参与国家航天叙事。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王嘉人分享了阅读感受,小说从生物进化论切入,展现中国航天发展,硬核细节与探索精神令她向往航天事业。

  发布会现场还设置了航天知识抢答,吸引现场青少年踊跃参与,再次点燃观众航天热情。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向深圳学校代表赠送《奔月》特制版画。这部描绘中国载人登月征程、歌颂勇气与牺牲的小说,通过21世纪中国青少年的视角,去触摸去感受我们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并告诉新时代青年,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站在人类重返月球的第一现场,走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深圳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秘书长王卓莉提到,《奔月》与当前社会热议的航天航空主题高度契合,与正在上映的航天电影《窗外是蓝星》算是“姊妹篇”,将安排《窗外是蓝星》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让读者在学习航空航天常识的同时更好理解《奔月》的创作初衷。

  (主办方供图)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