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6日,福田区以“教学相长‘传帮带’,青蓝同心‘大先生’”为主题,开展2025年新教师入职成长共同体共建活动,让教育薪火代代相传。活动由深圳市年度教师、荔园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涂欣,与2025年新入职的皇岗创新实验学校教师周嘉仪主持。
现场890余名2025年入职新教师庄严宣誓,他们的铿锵承诺彰显了新教师的育人初心。他们与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携手构建成长共同体,在庄重的拜师礼中开启从“职场新人”到“育人者”的蜕变,为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扛起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使命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巍寄语新教师要以爱为怀,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引领的“灯塔”。她强调,福田教育已进入课程改革深水区,在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教学等领域,亟待老师们勇于担当,大胆探索,切实扛起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使命。
“为助力大家成长,福田教育为每位教师搭建充足的成长空间。”王巍特别提到,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出的“大先生”培养计划,在全国教育系统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让每位教师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大先生”,既是教育者的最高理想,也是福田教育对全体新教师的殷切期许。
构建新质教师成长共同体
教育的薪火,在“青蓝共进”中持续传递、代代相传。去年以来,福田区搭建系统的新教师培育框架,695名2024年新入职教师加入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以“青蓝共进”模式深耕教学。全年累计开展332场成长实践活动,通过合作研究破解教学难题、以反思对话优化教学方法、用创新实践探索育人新路径,成功构建起“新质教师成长共同体”。
此次活动是“启航工程”的重要环节,为新教师与名教师搭建了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可以获得资深教师的指导与关键点拨,资深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收获新理念、新视角与新启发。
不仅如此,对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新教师职业学习的起点,为他们发放了三年期新入职教师发展规划书。新教师需紧扣“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发展理念,对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3个细分领域及60条具体要求,全面开展自我评估。除了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外,新教师还需主动梳理并填写自身所需的成长支持,以便更精准地获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个性化帮扶。
宣誓明志承薪火 经验分享引成长
在充满仪式感的拜师环节,新教师手持拜师帖,齐声诵读育人承诺:“遵纪守规,铭记教诲,爱生如子,为福田幸福教育贡献青春力量!”庄重的誓言不仅是新教师对育人使命的承诺,也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教师节预热,彰显福田教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需让育人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练就过硬本领方能真正站稳课堂……”这是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助航”工程学员毛健薇对徒弟的殷切嘱托。她表示,新教师要跳出“任务视角”,多从“育人视角”“成长视角”看工作,帮助学生成长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
活动现场,毛健薇的徒弟、新教师代表唐林芝分享了成长规划。她计划从站稳讲台起步,逐步熟练驾驭教材、承担公开课,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特色。同时,推动教育科研系统化,完成区级小课题结题,最终朝着研究型教师的目标稳步迈进。“我会虚心求教,不负初心,努力成长为‘大先生’。”她坚定地表示。
此外,“大先生”培养计划续航工程学员的分享,让年轻老师们对成为“大先生”的形象更具体可感。
初中美术教师刘晟回忆,加入计划后领悟到美育的“道”,让课堂真正承担起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人文情怀的使命。小学语文教师尹少启表示,加入“大先生”培养计划,在名师工作室磨炼、外出交流学习、到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跟岗研修等经历像一根线,将零散的教学感悟与实践串联起来,让他的教育实践从“经验”沉淀为“主张”。
高中生物教师冯赫宇分享成长经历时提到,他曾在市、区比赛中遭遇挫折但从未放弃,最终斩获广东省双融双创数字素养提升一等奖。他坦言,教学中一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一边以赛代练、以赛促教,陪伴学生、见证成长,与现场新教师共勉。
赴福田之约走上教育成长新征程
初入福田教育沃土,新教师们各有感悟与期许。梅丽小学数学教师陈敏感慨这里育人资源丰富,能为孩子多元发展搭建广阔舞台。她敏锐察觉到深圳学生层次多样的特点,认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精准育人的关键,选择扎根福田不仅因名校名师聚集、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先进,更因“大先生”培养计划勾勒的清晰职业路径,以及教师福利倾斜带来的稳定保障,让她能安心深耕教学。
梅华小学语文教师王暄婷提到,对照入职成长规划书,她对三年后的自己有两个明确的期待。一方面是教学能力的进阶,要从“站稳讲台”扎实走向“站好讲台”;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与专业沉淀的突破,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分享心事的“大朋友”,努力从现在“跟着学”的新教师,逐步成长为能为团队贡献想法的“成长型教师”。
荔园外国语小学体育新教师林子严立志打造情景化体育课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快乐与成长。竹香学校小学体育新教师胡仁浩希望更深入理解学生心理,快速掌握实用教学方法,在师傅的指引下少走弯路。
传经验坚守初心共成长创新育人
在“青蓝同心”的育人氛围中,名师们结合多年实践与带徒经历,分享着各自的育人智慧。“新教师要‘站稳讲台’,第一粒扣子得扣在‘读懂学生’上。”谈及新教师成长的核心关键,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工程学员赵红燕分享说。她还让徒弟带着“学生兴趣清单、情绪识别心法、成长故事锦囊”走进课堂。
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助航”工程学员李军则用“青蓝共进”定义新时代的师徒关系,在他的理解中,双向成长才是这种关系的核心。他计划未来与徒弟共研分“双向诊断、课堂提升、课题共研”三步推进。“期待从新教师身上收获全新视角、原生数字素养,以及对教育初心的再次确认,让师徒成为彼此成就的伙伴。”李军说。
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工程学员李祖文对带领新教师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始终认为,需遵循递进逻辑:先传递实用教学经验帮新教师打好基础,待他们逐步适应课堂后,再渗透先进教育理念,最后传递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会以2-3年甚至更久的长期陪伴,助力新教师涵养深厚的教育情怀,让他们在成长路上不孤单。
全周期培育厚植“大先生”成长沃土
这场充满温度的拜师活动背后,是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新教师量身打造的全周期培育体系。8月18日,“启航工程”线上培训已正式启动,20门课程覆盖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5大模块,行业专家带来的实用内容,让新教师们直呼“打开了教学新思路”。如今,890多名新教师已全部加入覆盖46个学科的107个省级、市级、区级名师工作室,未来将通过“听评课计划”“课题共研”等机制,获得长期、持续的专业指导。
这一系列精细化培育举措,正是福田区“大先生”培养计划的缩影。近3年来,“大先生计划”共培养“启航工程”初任教师3000多名、“续航工程”教坛新秀420名、“远航工程”示范型骨干163名、“领航工程”领军教师30名、“助航工程”教师培训导师167名、“赋能工程”与“活力工程”教育家型校长、副校长和未来后备干部112名。《实施“大先生”计划,强师工程筑梦首善教育》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典型案例,构建了覆盖教师职业生命“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形成区域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态势。
“持久投入的前提是真正理解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价值”“持续成长的秘诀在于掌握‘目标、规划、实施、改进’的闭环管理”“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学生整合多元认知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燕活动当天为新教师带来三个观念,从职业认知、成长方法到教育本质,为他们的职业起步助力。
“希望在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就为他们播下‘大先生’的种子。”徐燕表示,福田正通过这套培育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最终成长为担起立德树人使命的“大先生”。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通讯员 陈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