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龙岗区“虚拟社区” 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深圳龙岗区“虚拟社区” 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08-11 13:25

  “以前办个居住证续签,得专门请假跑社区服务中心,现在在‘虚拟社区’小程序上点一点,几分钟就能搞定,太方便了!”家住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的居民李娜近日通过社区新上线的“虚拟社区”平台,顺利完成了业务办理,连连为这种高效便捷的服务模式点赞。

  龙岗区是深圳市人口大区、产业大区,面积相当于中部一个乡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480万人,交通、文体、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近年来,该区聚焦基层治理中“服务半径大、响应速度慢、群众参与度低”等痛点难点,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创新打造“虚拟社区”服务平台,将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新格局,让居民在“指尖上”就能感受到治理温度与效率。

  “早在2018年,龙岗区就以龙岭社区为试点,创新‘党建引领带共建、公众参与促共治、盘活资源齐共享’工作模式,推动龙岭社区从脏乱差变为幸福美好家园。”龙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2021年,龙岗区在深入总结龙岭社区有效做法基础上,形成10条经验,并召开现场会在全区推广,掀起从一个社区到龙岗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生动实践。

  在推广过程中,龙岗区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居民享受“云端上的服务”。为此,2024年8月开始,龙岗区重点聚焦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健康医疗等民生需求,从居民群众“我要什么”的视角出发,把线下共建共治共享推广运用到线上,打造“虚拟社区”服务平台,以线下温情供给、线上数字赋能实现资源全域互通、全民共享,持续推动相关工作迭代升级、焕发新彩。

  今年6月,“虚拟社区”平台在龙岗全区111个社区全覆盖上线。截至7月22日,平台总访问人数151.4万人,累计访问量583.7万人次。

  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提升服务效能。走进龙岗区“虚拟社区”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辖区人口动态、事件处置进度、民生诉求热点等数据。“通过整合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20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我们搭建起‘1个区级平台+11个街道分中心+111个社区站点’的三级联动‘虚拟社区’体系,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龙岗区“虚拟社区”已累计受理各类民生诉求12.7万件,办结率达98.6%,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1.8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7.3%。

  线上议事连接线下共治,增强基层活力。“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老化了,能不能换一批?”“建议在社区公园增设夜间照明”……在布吉街道可园社区的“虚拟议事厅”里,居民们围绕社区事务积极建言献策,社区工作人员实时回应,物业、业委会等多方在线联动,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以前社区开会,大家要么没时间参加,要么不好意思开口,现在‘虚拟议事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谁有想法都能说,事儿也能商量着办。”可园社区有关负责人说,不久前,通过“虚拟议事厅”征集意见、线下实地调研,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对小区休闲广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了儿童游乐区和休憩座椅,赢得居民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龙岗区还依托“虚拟社区”培育线上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法律明白人”“邻里帮帮团”等200余支线上服务队,吸纳志愿者1.2万余人。

  针对出租屋管理难题,“虚拟社区”开发了“智慧出租屋”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等技术,实现租客信息登记、租赁合同备案、安全隐患排查等全流程线上管理。目前,该系统已覆盖辖区80%以上的出租屋。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龙岗区以‘虚拟社区’为抓手,用数字化手段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龙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龙岗区将继续深化“虚拟社区”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服务功能,让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辖区居民,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龙岗智慧”。(记者周科 卫韦华)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