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6-09 21:57

  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即将到来之际,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宝安院区举行。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大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汉学家共商汉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能。

  本届大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影响,从主题到核心议题均体现传统人文与新兴科技的深度对话,发出“理解中国”命题的数智时代新声。大会特别关注全球青年汉学学者培养,专门举办“汉学薪传:青年汉学家圆桌”,激发汉学和中国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力。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副校长白安雅等出席大会开幕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主持。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相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青年委员,中外高校汉学相关专业负责人,汉学组织负责人,“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博士后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留学生代表等参会。

  吴岩表示,中国教育部将携手中外各界继续深入实施“新汉学计划”,着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汉学家,创新办好世界汉学大会,努力为世界汉学发展和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优质服务,为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张东刚表示,汉学始终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汉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张玲说,世界汉学大会首次在深圳举办,主题与深圳城市气质高度契合,深圳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创新的机制,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更大贡献。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研究员、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罗伯特·恰德在致辞中表示,国际汉学家的角色在当今世界愈加重要。世界汉学大会为维持国际汉学家和中国学术界紧密联系、促进全球汉学交流、培养新一代汉学人才提供重要平台。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开幕式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世界汉学子平台上线发布。该平台是国内首个以汉学为核心的学术期刊矩阵和数字资源平台,以“新汉学”“大汉学”为核心理念,由学界自主管理、合作共建,旨在促进世界汉学及中国研究成果交流,助力全球汉学繁荣。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新汉学计划”博士后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大学合作试点设立,是国内首个针对汉学人才的博士后项目,旨在进一步完善青年汉学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和全链条支撑网络。

  会议先后举行4场主旨演讲,中外学者围绕“AI与汉学研究范式变革”“数字技术与中国典籍传播”等议题展开一对一深度对谈,从中外视角勾连传统与现代、理论和技术,呈现汉学研究新范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伏季休渔结束 渔船避风暂缓出海

  • 绿意奔涌大运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