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暮春四月,澳门曲艺界三度组织“澳门青年人文湾区行”文化交流团赴珠海,与珠海市粤剧团开展戏曲身段展演及曲艺交流活动。活动现场,澳门粤剧爱好者与珠海专业演员一招一式悉心切磋,唱腔身段你来我往,传统曲艺的魅力在互动中愈发鲜活。
这场文化交流的背后,是珠澳两地“文化走亲”的持续赋能。
2021年底以来,珠澳两地协同打造“文化走亲”交流合作项目,聚焦文化文艺交流、人才交流培养、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开展多领域合作,形成珠澳文化活动联动效应……五载时光里,珠澳以“文化走亲”为纽带,从艺术展演到剧目创作,从人才培养到资源互通,持续推动两地文化交流向纵深迈进。
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以旋律勾勒双城深情,粤剧《无声的功勋》用唱腔演绎家国大义,歌剧《横琴依依》借舞台讲述珠澳创业故事……如今,两地文创活力竞相迸发,多元文化交相激荡,正凝聚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劲动能。
文艺精品双向奔赴
珠海与澳门同根同源、文脉相连,多元共生的文化底蕴,成为滋养艺术创作的天然沃土。
今年1月,现代原创粤剧《无声的功勋》惊艳亮相香港文化中心,以耳目一新的艺术表达,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粤剧观赏体验。
该剧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红色医生” 柯麟潜伏澳门的真实经历为蓝本,生动再现其隐秘而伟大的心路历程。
作为珠澳 “文化走亲” 的标志性成果,《无声的功勋》由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梁华担任出品人,汇聚多位艺术家精心打磨,是珠澳携手打造的首部舞台艺术精品。
导演王东旭介绍,2022年底,经过在珠海、澳门两地的多次采风考察,两地敲定以柯麟医生潜伏斗争的故事为创作题材。主创团队多次前往澳门镜湖医院等处了解柯麟事迹,从历史中取材,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故事。
“这部戏从始至终都带着满满的澳门元素。”王东旭表示,剧目不止是用粤语的形式去讲述澳门耳熟能详的故事,演出还将大三巴、妈祖阁等澳门地标性建筑搬上舞台,让观众在戏韵流转间感受澳门风情。
匠心打磨的作品也收获热烈反响。自2023 年作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开幕大戏首演后,已在澳门、广州、北京等城市巡演超四十场,常常座无虚席,成为珠澳文化协作的闪亮名片。
这是珠澳文化深度交融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珠澳“文化走亲”的沃土上,一批讲述“珠海故事”“澳门故事”的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由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原创的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全面讲述了珠海、澳门两地人民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唇齿相依、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
珠海演艺集团原创歌剧《横琴依依》以珠海和澳门两地青年在横琴创业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从“小人物”的视角透射出“大时代”的精神图景,将文化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娓娓道来。
在“文化走亲” 的持续滋养下,珠澳两地以艺术为笔、以情感为墨,共同绘就文化交流的绚丽画卷。
从单向输出到协同共赢
随着珠澳交流融合的不断深入,两地的文化交流也从艺术展演,拓展至多主体的立体式文化联动平台。
第二届珠海艺术节特别开辟 “澳门艺术展览展演” 板块,率先搭建起珠澳文化交融的璀璨舞台。“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以独特的旋律,勾勒出澳门的城市风情;民乐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珠澳艺术家的默契配合下,赋予经典全新生命力;两地艺术家用音符与琴弦,共同奏响文化交融的动人乐章,为观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第三届珠海艺术节“珠澳合作”同样亮点纷呈。“濠江侧畔・光影之美” 珠澳摄影作品邀请展,精选百余幅佳作,以镜头定格双城的独特韵味与时代风采;珠澳原创歌曲音乐会开演,来自珠海、澳门的音乐人携手中央歌剧院歌唱家奏响珠澳“文化走亲”的乐章;葡语国家传统歌舞艺术团的惊艳亮相,更增添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多元艺术形式在此交汇碰撞,艺术节成为展现珠澳文化魅力与国际多元风情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珠海文艺力量主动“走出去”,以精品剧目叩响澳门观众的心门。
大型原创现代粤剧《南粤破晓》重现革命峥嵘岁月,《侨批》以唐家湾侨乡故事勾勒家国情怀等剧目频频登上澳门文化中心舞台,用精湛表演赢得满堂喝彩,这些承载历史记忆、彰显双城情谊的佳作,让文化共鸣跨越濠江两岸。
除了专业剧团交流,珠海还把文化互动带到澳门市民身边。通过面向澳门学校、社团及青年群体开展系统培训,推动文化交流从 “送文化”的单向输出,升级为 “种文化” 的深耕培育,最终迈向 “创文化” 的协同共赢。
“‘文化走亲’搭建起珠澳文艺工作者深度交流的桥梁,大家在这里分享灵感、碰撞创意、携手创作,让两座城市的文化真正实现交融互通。”珠海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说。
透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联合创作艺术剧目等形式,让两地民众情谊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愈发醇厚。
“走亲的,又何止文化”
在珠澳两地持续深耕下,“文化走亲”项目的累累硕果正从两地舞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4年12月29日,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与珠海演艺集团在华发中演大剧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珠澳“文化走亲”项目,进一步深耕珠澳两地文化艺术项目,联合创作更多文脉相连的艺术精品,推进两地开展演出合作,推动珠澳两地演艺精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演出方面,将加强两地演出联动,增强珠澳文化交流,依托澳门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同声歌祖国”澳门各界庆祝国庆文艺晚会、“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珠海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推进两地开展演出合作,推动珠澳两地演艺精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人才合作方面,将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加强事业互相支持。珠海演艺集团将选拔骨干演员参与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各项工作,并以项目制等方式聘请澳门优秀演员到珠海演艺集团担任特邀演员、特邀演奏员等。
“未来我们的终极目标是2到3年后,组织三四台珠澳合作的优质剧目带给全国观众,进一步扩大大湾区文化影响力,展现珠澳文化融合下的繁荣。”邹建红说。
事实上,珠澳“文化走亲”的影响力早已开始向外辐射。
今年1月,珠海原创民族歌剧《侨批》、原创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相继亮相香港文化中心,给香港观众带来了两场难忘的艺术体验。
“粤港澳三地走亲的,又何止文化。”看完演出的香港观众卜女士有感而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融合发展,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让更多港澳居民能够更便捷融入到湾区生活,让港澳居民参与到祖国发展大局之中。
文化在 “走亲串门” 中焕发新活力,三地百姓也在 “走亲叙情” 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据珠海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珠澳 “文化走亲” 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还计划将更多优秀剧目带往东南亚国家,以文化为纽带,架起沟通的桥梁,深化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从港澳到更广阔的区域,珠澳 “文化走亲” 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断迈向新高度,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采写:南方+ 记者 吴枫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