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AI应用的能力已经成为深圳干部履职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3月24日,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2025年全市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专门设置人工智能专题讲座,邀请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深圳机器人协会理事长潘毅围绕“从DeepSeek看大模型赋能生物医药”作专题授课,龙岗区、深智城集团、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还就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深圳的场景应用作交流发言,让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深圳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课上,潘毅分析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他认为,未来AI成功落地必须具备“六驾马车”或六个要素,包括大数据、优算法、强算力、赋知识、可解释和低能耗,而新一代AI必须情智兼备。
参加培训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苏方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与这次培训能够让干部全面了解整个AI技术的发展,对于未来结合工作实际更好地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将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我们不仅是培训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每次培训都注重学干融合,去年的培训就推动建成了100多个优秀的智能体,相信这种全员全行业的培训,不管是对政务还是民生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苏方盛说。
深智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春同样认为,通过培训能够让干部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同时让大家动手去做AI智能体,不仅让干部对人工智能有了思维上的感知,更有行动上落地的能力。“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整座城市都在拥抱创新,创新基因是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里的,而且深圳很务实,在人工智能应用和落地上,深圳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和优势。”对深圳人工智能的未来,张晓春信心满满。
深圳的人工智能培训起步早,去年10月,市委组织部就启动了“以学促干、拥抱AI”覆盖全员、分级分类、训战结合的人工智能培训,并将“AI夜校”办到了基层社区,引领广大市民群众AI学习新热潮,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万名干部用AI,百万居民学AI”的新风尚。目前全市已开展专题培训52期,覆盖干部7200人。此外,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面向基层的“1+N”AI夜校,吸引基层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参加培训。
为了全面提升全市干部数字化素养与智能化应用能力,今年市委组织部将针对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围绕人工智能概述、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常见AI工具的使用以及AI智能体开发技巧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全员培训。同时,聚焦《深圳市加快打造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的五大政务领域和五大产业领域场景应用开展10期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专题研讨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通识介绍、优秀场景建设案例分享、场景应用供需对接、实地调研等。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个先锋城市”、推进城市规划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分赴高校、香港等地举办人工智能专题研修班。当天,“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的59名学员已赴中国科技大学,参加为期6天的学习,除聆听当地人工智能专家学者授课外,学员们还将参访中国声谷、科大讯飞展厅、中国科学院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地。
线上AI教育也如火如荼进行,市委组织部在“深i学”平台开设了人工智能学习专栏,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沿技术、政务办公、场景应用等,上线智能体、微课、实操类、理论类等视频课程供全市干部在线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