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南山区发布“千亿融资计划” 为科技金融注入源头活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深圳南山区发布“千亿融资计划” 为科技金融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5-03-07 16:35

  3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发布“支持科技型企业千亿融资计划”,发起设立全国首只股债混合型创业投资基金,同期举行“X-Day”西丽湖路演社首场活动,通过“股权+债权”融资服务双轮驱动,精准滴灌科技企业,深度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圳南山区发布“千亿融资计划” 为科技金融注入源头活水

  图为南山区千亿计划发布暨“X-Day”西丽湖路演社首场活动现场。

  “为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从三方面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措施,明确了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深圳市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雪松表示,《指导意见》提出,科技金融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南山区“千亿融资计划”的发布,便是南山区协同金融机构着力债权融资支持的重要举措,致力于探索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机构“放贷难”并存困境。

  据李雪松介绍,南山区“千亿融资计划”建立“3+1”精准融资白名单体系,“3”即符合“专精特新”等国家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潜力企业、近三年获清科50强创投机构投资的新兴企业,首批共计7305家科技型企业纳入支持范围,“1”即保留产业部门推荐通道,为种子企业保留政策支持空间。

  目前,首批56家支行机构已入选“千亿融资计划”合作金融机构,推出127款特色金融产品。未来,南山区将继续鼓励支持辖区金融机构结合企业实际融资需求,持续推出特色金融创新产品。

  其中,交通银行深圳分行面向南山区“千亿计划”白名单客户,推出了“南山科创快贷”,信用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申请、签约、放贷等环节可以全线上完成,为企业带来了省时省力的服务。为了支持初创型企业人才,该行还推出“南山科创人才贷”,对成立一年以上的小微科创企业创业者,经审核人才相关资质后提供最高额度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致力于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优质、高效、创新的金融服务,聚焦‘五篇大文章’,不断创新产品研发,优化服务质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部总经理苏莉娜表示,“千亿融资计划”是南山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加速器,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畅通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将为“千亿融资计划”白名单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围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科技型企业快贷和易贷的融资体验。

  “建行深圳市分行有着覆盖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服务,期待为南山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据建行深圳市分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军介绍,建行深圳市分行针对南山区“千亿融资计划”特别推出了“南山科易贷”,贷款对象主要为南山区科技型企业,贷款期限1年,执行科技企业优惠利率。“南山科易贷”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基于该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累积的8大定贷模型能力,能够依托大数据和先进算法对申请贷款的科技企业情况进行线上快速分析评估,实现融资额1000万元以下贷款最快8分钟到账,线下还可以提供增额服务。

  张军表示,2024年,建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350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深圳同业第一,服务小微企业超10万户;科技贷款余额近1200亿元,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2.6万家,其中,服务南山区科技企业近3000户。

  同期举行的“X-Day”西丽湖路演社首场路演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行业,5家企业项目参加了路演。据介绍,“X-Day”西丽湖路演社创新“投贷保”联动模式,线上线下结合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定制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在投资端,南山区已携手近百家头部投资机构共建机构库,区引导基金构建以“20+8”产业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为核心的多元化投资矩阵,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贷款端,实行“千亿融资计划”,优化了传统担保比例限制;保险端,引导保险机构创新设计科技保险产品,形成叠加合力,共同为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我们以Sim2Real(从仿真到现实)技术为核心,自主研发了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成立于2021年的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嘉忆在现场展示了具身智能底层技术创新优势和多元化产品特色。马嘉忆介绍说,基于自研的DexVerse具身智能引擎,跨维智能已构建起机器人自动任务理解、数字资产生成、任务仿真生成、AI模型训练等全链条能力,形成包含空间与具身智能传感器、基于3D大模型技术的PickWiz等软件、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矩阵。

  马嘉忆表示,当前,跨维智能迎来快速发展期,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南山区举办的融资路演活动让企业有了一次性向几十家投融资机构决策层宣介企业的机会,帮助企业广泛链接融资资源。而“千亿融资计划”的发布也令人振奋,初创型科技企业早期研发投入较高,信用贷款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扩大现金流。

  “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是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专注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余运波表示,南山区各方面资源集聚,创新氛围浓郁,营商环境良好。肯綮科技作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一员,受益于区域内高校与院士团队的资源,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创新产品覆盖登山、康复、工业等多场景。肯綮科技将继续扎根南山,坚持“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初心,让外骨骼机器人服务更多用户。(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杨阳腾)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