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活泼泼的体育课“上”出体教融合新路径,深圳娃“炼”出一副好体格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活泼泼的体育课“上”出体教融合新路径,深圳娃“炼”出一副好体格

来源:深圳新闻网2024-09-22 14:04

在龙华区玉龙学校,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 本版图片由深圳晚报记者严文婷 摄

▲学生利用AI智慧锻炼屏进行跳操锻炼。

▲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跳绳训练。

  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刘夏蓝)近年来,深圳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通过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改进体育课程和评价机制等方式,让体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据了解,2023年深圳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为60.25%,相比2021年优良率上升近10%;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在全市87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在校园里挥洒汗水,在运动中享受乐趣逐渐成为深圳学子的生活方式。

  爱上体育的少年改变显而易见

  三年前的小张(化名),显得有些笨重,1.3米的个子,体重却有40公斤,偏高的尿酸指数更让他的家人担心。“当时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考虑孩子的健康,医生建议我们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小张的妈妈杨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她开始重视孩子的运动,鼓励孩子多参加和体育相关的学校社团活动。“孩子小学就读的福田区外国语小学对体育教学非常重视,会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举办篮球、跳绳、网球、羽毛球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我们家小孩就是从社团课开始喜欢上了跳绳。”杨女士说。

  第一次接触跳绳,小张只能勉强连续跳四五个,但在学校体育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家人的鼓励下,他逐渐找到了节奏,现在的他每天都给自己设定跳3000至4000个的训练目标。三年的坚持让小张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现在身高1.55米,体重稳定地保持在45公斤左右,体脂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近两年,他连续参加了2023年、2024年的福田区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2023年双人跳绳比赛中,斩获第二名;在两年的团体赛中,均夺得第一名。“名次不是最重要的,让我欣慰的是,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成功减肥,而且通过坚持锻炼收获了更多的快乐。这离不开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杨女士说。

  在深圳市艺术高中,校长包强平积极进行着体教融合的实践。他将体育最大化地融入学校管理,培育了一群热爱运动和生活的师生队伍。为了打造有趣的体育活动,艺高每学期都举行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学校不光有自上而下的比赛,还让学生自下而上组织。不光如此,身为校长的他,更是每天早上6点都带着师生参加自己的“校长健身营”,风雨无阻。

  艺高学子邱文彬和谭清腾都是美术生,每天要坐着画画6到7个小时。一开始,谭清腾经常腰酸背痛,但经过“每天一节课体育课”和“校长健身营”的“蜕变”,他比以前有精神了,腰也不痛了。“校长年纪挺大了,都能坚持锻炼三四十年,持之以恒的品质最值得我学习。”

  多措并举打造创新体教融合模式

  大力推进体教融合,深圳是认真的。深圳在课程、教师、竞赛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打造创新模式。

  在体育课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优化体育课程,提高体育课趣味性、竞技性、主动性,是深圳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圳引导学校用好课堂主阵地,精心构建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爱好项目,养成锻炼习惯。

  深圳坪山区锦龙小学创新体育常规课,设置了跑酷闯关游戏、攀岩等运动项目。此外,障碍跑、翻腾攀爬、走独木桥这类体育特色项目也被学校纳入课程范围内。学校更是专门在周一设置了一节体育游戏活动课,各班学生选择喜欢的项目,由班主任带领开展两人三足、投壶等体育游戏。

  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秀玉曾表示:“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但要开齐,而且要开好,而体育老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体育课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市多措并举,努力配齐配强体育老师。”

  今年,深圳市、区各学校拟新增专、兼职体育教师2246人,目前已完成招聘专职编制体育教师1143人,另正在通过购买服务、购买课程等方式招聘全职顶岗体育师资1103人,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已全部到位。到2024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师预计达到11000人,比2023年增加25.8%。

  目前,深圳构建了大中小学生锦标赛、中小学生班级联赛的竞赛体系,并建立班级、校级、区级和市级四级体育竞赛制度。2023年,深圳举办28个项目44个市级以上体育比赛,覆盖200多万大中小学生,实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

  科技赋能提质体育课程

  “1、2、3……”在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学校的操场上,一位学生正在做引体向上。在完成一个标准动作后,不远处的一台智慧体育设备便进行报数。除了引体向上区域,在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运动区也配备了类似的智能设备。该校体艺处副主任郑细钦告诉记者,这一系列都是学校为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引入的智慧体育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云-边-端”架构,通过摄像头,实时、多维度地采集学生运动数据,同时利用部署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AI视觉计算分析引擎,汇聚、分析学生运动学情,并结合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学生运动学习的个人画像,帮助老师了解教学效果。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宽阔的操场上,立着一块智能屏幕,学生正跟随视频中的指示,进行基础锻炼。“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把短视频教学植入体育课堂。”深大附中体育教师孙波一边介绍一边演示说,体育教师只需点击平板电脑,就可以把体育知识、动作示范等通过智能屏幕,更为生动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在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的活动区域,也摆放了运动智能屏幕。

  智慧体育大大提升了体育运动的氛围,让学生运动起来更有趣、便捷。“以前练习的时候,都需要有老师指导,而现在只要打开智慧体育设备,跟着AI老师也可以进行锻炼。”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五年级的陈同学说道。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