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来源:晶报APP2024-09-06 18:52

  2024年金价持续走高,黄金珠宝消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圳作为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的一张世界名片,进入9月含“金”量再度跃升。 9月13日,2024深圳珠宝节开幕式暨中国黄金珠宝盛典即将启幕;2024东方意象中国时尚盛典珠宝文化艺术周将隆重推出;备受瞩目的第三届“极光之辉”国际珠宝大赛颁奖典礼将隆重举行,一众国内外优秀设计师齐聚;2024中国(深圳)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黄金行业反洗钱大会,预计在9月25日如期召开。

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金秋深圳,“金色引擎”已全部就绪,一触即发。罗湖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主任赖建华,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郭夷锬,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郭晋,以及深圳市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齐聚深圳含“金”量最高的水贝产业园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企对话,现场3件精美绝伦的黄金宝物,透视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的新未来、新机遇。

  ‍水贝蝶变:中国黄金珠宝的“金凤凰”缘何从这里起飞

  这顶金凤头冠作品名字为《凤凰于飞》,用细若发丝的金丝精心编织而成,每根金丝仅有0.2毫米之粗。两只金凤在黄金花卉间翩翩起舞,姿态灵动活泼,仿佛跃然眼前。今年法国巴黎奥运会期间,萃华携手故宫文创在巴黎中国之家特别展示了这件珍贵宝物,收获一众外宾点赞。展陈现场,有外宾问及这件宝物出自哪里?“它的出生地就在中国珠宝第一街——罗湖水贝”,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郭夷锬非常自豪地说。

  中国的“金凤凰”在水贝诞生,看似偶然,实则蕴藏历史的必然。1979年深圳建市后,不少港商看中深圳毗邻香港,劳动力充足,水电、交通等费用低的优势,将生产部门迁移至深圳,进行来料加工。1981年12月,深圳第一家生产黄金首饰的“三来一补”深圳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落户罗湖,由此拉开罗湖珠宝产业40余年发展的序幕。目前,深圳的黄金珠宝行业展现出多区域分布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主要形成了罗湖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盐田国家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龙岗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等三大产业集中区域。特别是罗湖的水贝地区,已经发展成全市乃至全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集中地之一。

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近年来,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汇集了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黄金流转综合服务平台、黄金艺术馆、深圳珠宝博物馆,以及抖音、快手、淘宝、视频号等黄金珠宝直播基地等一系列产业平台。其中,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文建设的“国家级”平台。深圳珠宝博物馆为全国首家PPP模式建设专业类珠宝博物馆。

  截至2023年末,罗湖区已有近2万家珠宝行业商事主体,其中,法人企业近8000家,专业市场超20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6.3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据业内估计,水贝黄金珠宝批发份额约占国内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份额的50%,黄金实物用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交割量的70%,钻石实物用量约占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额的80%。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水贝已经形成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展示交易、品牌运营以及检验检测等配套在内的产业链。

  《螭龙宫灯》借鉴故宫宫廷御用的精美花灯,运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手工精制而成。此作品仿若宫廷建筑,六角饰以螭龙,更巧妙地将龙的前足着地、长尾盘卷等设计元素融入,寓意美好吉祥。手提宫灯,灯影摇曳,金螭盘踞,雍容华贵,尽展宫廷气派。

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这件穿越古今的宝物正是出自珠宝设计师郭夷锬的手笔。郭夷锬是深圳市级非遗传承保护项目——萃华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她匠心独运地将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与现代珠宝服饰相融合,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早在2017年她就带领团队设计了284件花丝作品,成功登上巴黎国际时装周。“我十分感激深圳这座城市,它赐予了我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郭夷锬感慨。在她心中,深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是文化的沃土。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根,寻觅到了花丝镶嵌艺术的未来。

  在深圳力推的“20+8”产业集群中,黄金珠宝产业位列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庞大的产业集群为深圳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成为展示东方珠宝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过去,在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链中,研发设计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也是深圳推动传统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对于在罗湖水贝深耕近三十年的周大生珠宝而言,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研发设计是近年来品牌迎来新增长的重要支点。

  “可能在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我们认为黄金可能年纪偏大的人才会喜欢,但是实际上,到今天00后开始买黄金、开始佩戴黄金。中国人对金玉的喜爱已经深入到文化基因,到了一定的年纪一定会‘血脉觉醒’,只是现在觉醒得越来越早了。”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郭晋分享了与《国家宝藏》栏目的合作经验。过去一年多,周大生推出的一款名为《千里江山》的产品,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这主要归功于珠宝独特的颜色和山形设计,市场反响一度超出了品牌的预期。国宝以一种可亲可敬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也让这些国宝背后的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这件名为《天作之合》的花丝头饰近年来成为婚庆市场的新宠。花丝工艺的细腻与黄金的璀璨相得益彰,将喜悦、美好与祝福完美编织其中。然而,如此珍贵的饰品在试戴过程中却难免会留下痕迹,让人心疼不已,幸运的是,时下流行的AI试戴技术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这件精品的魅力。

9月,深圳含“金”量真高!3件“宝物”透视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未来

  《湾区面对面》节目录制现场鉴赏瑰宝《天作之合》

  “通过这项技术,让所有喜欢它的人都有机会感受它,虽然不是亲自去体验到了它的温度,但是至少可以感受非遗传统技艺带给你的另外一种体验,我觉得也是挺好的。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为珠宝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设计师郭夷锬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黄金珠宝产业的全新发展动向。

  在峰汇珠宝文化产业园,传统的花丝镶嵌工艺与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完美结合。3D打印技术让设计师能够将复杂的设计快速转化为实物模型,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而CNC数控机床的精细加工则确保了产品的精细度和一致性。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珠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

  “假设有一天我们接收到1万个不同需求的定制化订单,我们需要决定是否接受这些订单以及是否有能力完成它们。”深圳市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认为,当前的黄金珠宝生产模式是批量生产,而未来的生产模式一定是客户全面定制化。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正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力量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在黄金珠宝行业中得到应用,主要用于中间生产过程。曹阳预测,如果深圳的黄金珠宝企业都能实现定制化生产,那么零售额超过批发额的那一天就不会遥远。

  周大生品牌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浪潮下的商业模式变革。郭晋表示,未来能够穿越周期一直发展的企业,它的商业模式首要条件应是高度数字化。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品牌运营效率,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深圳珠宝博物馆的‘深圳之路和湾区之梦’单元里展示了科技创新在行业中的应用,大家感兴趣的可以随时去看看。”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介绍,CNC数字机床、3D电注钢等先进技术的引入,让黄金珠宝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些科技的力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化的选择。

  然而,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实现科技创新?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设计师郭夷锬预测,未来产品市场很有可能分为收藏级和量产级。收藏级产品强调匠人精神、手工打造和人文情感,无法被机械化取代,手工价值将保留在高价收藏品中。而对于追求降低成本、快速批量生产的产品,机械化应用是更好的选择。通过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让更多人体验优质设计和创意。“这个行业的特色有不能离开传统的时候,它一定是工坊,它需要借助科技力量时一定是工厂,工坊和工厂比翼齐飞是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的的未来。”深圳市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在本次政企对话的尾声总结道。

  在深圳黄金珠宝发展的四十余年里,人们见证了深圳黄金珠宝行业的辉煌成就,更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产业未来。从国际化的探索,到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再到科技赋能的未来发展,深圳黄金珠宝行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更加广阔的天地。深圳黄金珠宝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是一条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了中国文化与全球视野的道路。从水贝出发,深圳的珠宝品牌正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珠宝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张羽淳)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天津戏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