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商工程教育发展,全球工学院院长齐聚南科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共商工程教育发展,全球工学院院长齐聚南科大

来源:南方+2024-01-16 14:01

  1月14日下午,2024全球工学院院长工业论坛在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开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学院院长、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工程教育发展。

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由全球工学院院长理事会主办,南科大工学院承办,论坛主题为“培养下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创新引领人才”。全球工学院院长理事会执行秘书长Hans J Hoyer、新加坡工程院秘书长郭永新、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庄嘉、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张林、南科大校长薛其坤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薛其坤在致辞中结合南科大办学实际,对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工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科大致力于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兼具的复合型创新领军人才,注重学生批判性、前瞻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提升,同时探索大学与企业深度互动的新育人模式,努力为国家和地区发展作出南科大贡献。

  Hans J Hoyer表示,工程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师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他表示,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工程教育经验,共同推进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庄嘉在致辞时表示,当今世界,全球科技治理的格局和规则体系正在变革和重塑,对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要求。她希望工程教育和工业界在国际研究和创新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汇聚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大学、研究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利用工程技术产生更多生产力,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福祉做出更多贡献。

  郭永新在分享时表示,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期待与全球机构和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利用知识分享、合作研究项目和战略联盟等途径带来实质性的变革。

  张林表示,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坚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他指出,深圳是科技之城、创业之都,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主题演讲环节,南科大工学院副院长张壁、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建校校长施春风分别作报告。他们围绕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培养教育理念、产教协同制度创新、中西方工程教育优势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国际合作展开了广泛交流,以期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作为全球工学院院长工业论坛的序幕活动,当天上午,由南科大、新加坡工程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以及《工程教育评论(英文)》(EER)联合举办的亚洲工学院院长研讨会也在南科大举行,会议由8个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组成,探索工程教育的新路径和分享教育经验,重点探讨AI背景下的工程教育。

  据悉,论坛为期四天,将聚焦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从工程领域社会责任到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从微认证到可持续创新,与会者畅所欲言,引领产业前行,共同绘制未来发展蓝图。此外,论坛还将以研讨会与专题头脑风暴的形式,汇聚集体智慧与见识,激发思维碰撞,点燃灵感火花,打造出个备受瞩目、影响深远的对话平台。

  南方+记者 孙颖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