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无界共鸣,更多感动!“咏春热”风靡演出市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无界共鸣,更多感动!“咏春热”风靡演出市场

来源:读特2023-08-15 16:44

  今年开年以来,中国演出市场热度一路走高,一部诞生于深圳的精品舞剧《咏春》更是在艺术舞台大放光彩。3月起,《咏春》带着浓浓的岭南风味从粤港澳大湾区启航,并在春意盎然的四月登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北京国家大剧院,用深圳表达诠释岭南文脉、讲述湾区特色、彰显中国气派。如今,已走过全国20城演出超70场的这部作品,即将在本周末重回岭南,于8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大剧院重磅上演。

  《咏春》剧照

  咏春“热”,口口相传

  《咏春》是从什么时候“热”起来的?

  在各大网络售票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很多年轻观众会热情地“普及”:这源自在今年元旦。该剧华彩武打对决舞段登上了B站跨年晚会,用“最酷炫”的一段吸引了他们,想要一窥作品全貌。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认为,这是一种视觉的引导,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策略。在2023年的开年,在很多人许下新年愿望的时刻,《咏春》“英姿”闪现,便已深入人心,也为2023年的线下高雅艺术演出市场,注入了一记强劲脉动。

  《咏春》是因为什么“热”起来的?

  经过了近半年的巡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人群,已经形成了足够丰富的答案样本。

  有人是导演韩真、周莉亚的粉丝,有着中国舞坛“双子星”之美誉的两位导演,手握《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珠玉”在前,早已是作品叫好叫座的保证。

  有人是主演常宏基、张娅姝的粉丝,一部偶像职业生涯的全新力作,自然有充足理由前往支持,获得审美的乐趣和情绪的满足。

  而当更多的人们走进剧场,是否是粉丝、剧迷、专家或是业内人士已不再重要,大家化作纯粹而安静的观者,随着2个小时的演出完成视听与心灵的跟随,然后在网络平台记录下《咏春》中的人情之美、舞武之美、舞美之美、文化之美,以印证该剧“后劲实在是太大了”。

  在大麦网,该剧目前获得了9.4的高分。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中国观众正迅速积累起丰富的剧场观演经验和观剧礼仪,在自发写就的剧评中鲜见盗摄图片,大家默契地以该剧经典的谢幕“冲台”画面来保留现场的感动余温。

  有匿名观众写道:“或许众人眼中的英雄大都是叶师傅那样惩恶扬善的人,可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许多像大春、猪肉荣这样的无名英雄,或许他们不曾出现在世人眼中,但他们也成为了他人人生中的一束光。”

  观众“徜徉好望角”这样评价演员表现:“常宏基舞蹈功底扎实,舞蹈动作行云流水,滞空感令人惊叹。张娅姝饰演的女掌门,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有一些观众自发总结出该剧的主旨立意,并浓缩于“扶弱小以武辅人”、“挂牌与摘门”,和凝聚凡人伟力照亮英雄的那束“光”。

  而对于剧中“双非遗”元素的加入,有观众认为,香云纱的加入,不仅于细节处打造了该剧的品质,香云纱制作过程中的晒莨等农忙动作被融入女性群舞之中,绝妙地营造出中国女性深沉的柔美,也成为了剧中叶问与故土、与妻子之间的情感连接。而“双线叙事”的创新表达手法,也让很多人感到,咏春中叶问的故事,与属于追梦者的深圳,在舞台艺术营造的时空穿透感之下,产生了时代的精神共鸣。

  《咏春》剧照

  艺术无界,“深圳故事”因共鸣而感动

  据了解,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有评论称,该剧的出现成为了深圳舞台剧新标杆,也妥妥打亮了“深圳出品”的精品范式。

  在深圳首演后走向全国的第一站,《咏春》在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首场演出便吸引了约2000位观众到场观看。在文娱环境浓郁、文化活跃度高的长沙,《咏春》将深圳的文创活力热烈释放,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可否认,精品的出现是一个锻造的过程。在2022年底首秀之后,《咏春》剧组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潜心精进舞台呈现,在巡演中也会充分考量观众反应,不断微调。在南京站演出中,一位观看了上海站演出的剧迷带着上一场演出的签名场刊坐高铁匆匆赶来“二刷”。在签售桌前,主演常宏基认出了她,这令她非常惊喜,“好几位演员还真诚地问我,这次和上次相比有没有什么不一样或改进。”

  带着这份真诚,今年4月,《咏春》登上了我国的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作为“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连演5场。观众席中,更不乏演艺大咖、专业人士的面孔。著名演员靳东观演后以“震撼、大开眼界”来形容《咏春》带给自己的触动。

  6月21日晚,端午节前一天,舞剧《咏春》作为“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观后称:“终生难忘,我们有高峰了!”众多驻华使节也表达了对《咏春》的喜爱。曾多次到访深圳的卢森堡大使俞博生表示,非常希望将《咏春》这场艺术盛宴带回卢森堡,了解中国,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他说:“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也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城市展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可以看到,《咏春》的突围,不仅赢得了来自观众和业界的肯定,其中所传达出的中国文化魅力,跨越了民族和语言,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今,舞剧《咏春》的巡演征程还在继续,在挖掘深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春”之脚步步履不停,“舞武”生风风越高峰。

  (原标题《无界共鸣,更多感动 “咏春热”风靡演出市场》)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