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学大师丘成桐在深圳中学说了什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数学大师丘成桐在深圳中学说了什么?

来源:深圳新闻广播2023-08-12 11:15

  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教授,8月11日来到深圳中学。他勉励对数学和对科学有兴趣的同学坚定信念,潜心钻研,勇攀高峰。

  丘成桐带着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师生们兴致勃勃来到深圳中学,在“求真游目”讲座上,丘成桐现身说法,畅谈了在数学世界里耕耘和探索的心得体会。

  他说,数学是国之重器,对所有自然学科都有巨大推动作用,是基础科学的基础,中国要培养大量顶尖数学人才,方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丘成桐对深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做法深表认同:

  “我们中国的中学跟全世界最好的中学相差不太远了,也是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中国的学问在世界上崛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想深圳中学会成为重点的一个学校。”

  在丘成桐与深中奥赛金牌选手的座谈会上,深中校长朱华伟围绕学校顶层设计、优秀人才培养、深化课程改革、资源平台搭建四个方面,介绍了深中培养就创新人才的主要策略。

  在这次活动中,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本科生杨亦诚作了《从弦的振动说起》的学术报告,求真书院副院长林勇教授介绍了书院的建设情况和招生方式。

  深中国际化学奥赛金牌教练陈亚玲、国际奥数金牌教练金春来老师分享了带领学生冲击金牌的感受:

  “期望能帮助我们打破公众对竞赛的误解,创造一个更有利竞赛发展的环境。深圳中学能提供一个非常宽松非常包容、激发老师事业心的平台。”

  深中奥赛选手都表示,深中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成长环境,丘成桐教授的报告让他们受益终身。

  “还要继续在研究领域更进一步的深入,只停留在竞赛的这些知识点上就止步不前了,这样是不行的。“

  “聆听丘成桐这么厉害的科学家讲话,使我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未来,我想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我自己的贡献。”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