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礼赞英雄,谱写当代华章 深圳:以文艺精品擘画新时代精神图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礼赞英雄,谱写当代华章 深圳:以文艺精品擘画新时代精神图谱

来源:读特2023-06-30 10:28

  嘹亮的号角,引出遥远、隐约的滚雷般的音响,在管弦乐营造出的宏大氛围中,中国大地正孕育期待着新的希望。交响乐音渐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英雄群像与精神强烈而明晰地呈现……6月29日晚,随着深圳原创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次亮相,深圳文艺再一次以精品之姿自信走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以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艺术表达,磅礴而醇熟的演奏气派,诠释着深圳文化建设迈开的坚实步伐,和更高格局的文化追求。

  回溯党的百年征程,深圳文艺将英雄情怀传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壮阔百年史,正是一部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史。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望40余年的特区发展史,是党中央的举旗定向和一代代奋斗者们的砥砺耕耘,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开拓者姿态,让英雄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映射。

  作为改革开放尖兵的深圳人,始终崇尚英雄、讴歌英雄、学习英雄、勇当英雄。《英雄颂》正是在回溯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统筹策划,委约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创作而成。据了解,在作品形成创意后,主创团队迅速集结、全情投入,以深圳文艺战线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完成调研采风、文学文本、音乐谱曲和创作排演等工作。

  《英雄颂》以音乐为“笔墨”,将英雄人物的原作、原话作为严谨精妙的文学文本,生发出音乐艺术创作。在百年党史的时代纵贯线上,整场音乐会从山河破碎、共产主义萌芽兴起,到革命先烈用生命传递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从百废待兴,到新中国成立激情燃烧的火红建设年代;从改革开放的深圳缩影,到美丽中国的全景;从脱贫攻坚,到抗击新冠疫情,形成了史诗般的叙事主体,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用历史故事的方式,形象展示了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颂》的尾声部分,在混声合唱与八重唱所营造出气势磅礴而富有层次推进的音乐语汇中,习近平总书记论崇尚学习英雄模范的重要论述融入慷慨激昂的唱词:“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来自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可谓浓墨重彩,掷地有声。正如专为这部作品创作的标题音乐《英雄颂》中所唱,“把你的故事写在历史的天空,万古千秋听见你的声音。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江山如画,英雄的诗篇正在传颂。”来自深圳的文艺工作者满怀深情,让英雄的事迹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将英雄主义的精神牢牢植根于人们心中。

  2021年6月30日晚,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英雄颂》在深圳音乐厅恢弘奏响。这部英雄主义音乐史诗诞生于深圳,首演于深圳,深圳的城市精神又为其赋予时代光华。在随后展开的南京、上海巡演中,《英雄颂》饱受赞誉,将英雄的精神传播四方。此次,《英雄颂》首次进京,把英雄精神镌刻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殿堂,为百年党史画像,为伟大时代立传,坚定理想信念,绘就时代史诗。

  音乐艺术和党史创新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一脉相承

  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英雄,是古往今来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瓦格纳、马勒等一大批古典音乐大师,都留下过以英雄为主题的传世之作。我国的《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英雄赞歌》等歌颂英雄与英雄主义精神的伟大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影响巨大。

  《英雄颂》的创作力图贴近大众,追求可听性,不浮于表面的说教,而是把英雄的诗词和话语,用深情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声进行艺术化表达,从而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激励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据了解,主创团队曾先后赴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涉县、遵义、吕梁、南昌等全国30多个红色革命文化遗存地考察、采风,在作品中多处引入了湖南民歌、西藏民间音乐、劳动号子、广东音乐和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并创新融入其个性化的音乐语汇。在方志敏名作《可爱的中国》里,观众能听到令人心驰神往的民族哼唱乐句;瞿秋白的《江南第一燕》中,融入了瞿秋白家乡江苏常州的江南小调;而歌词选自《雷锋日记》的《我问你》,更有着湖南的曲调影子,使整部作品既彰显鲜明的民族性,现代作曲技法又赋予其突出的时代性。

  作品将音乐艺术和党史创新融合,以时代为背景,以音乐为坐标,有表情、有筋骨、有温度、有力度,让听众在音乐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以音乐描绘百年党史、以艺术弘扬英雄精神,让英雄主义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原创文艺精品成为外界认识深圳的精彩窗口

  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节点,深圳总能通过文艺精品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深圳文艺界的一种内在共识,并化作广大深圳文艺工作者的行动自觉。此次《英雄颂》赴京登上殿堂级舞台,是深圳于今年上半年陆续推出原创舞剧《咏春》《深AI你》,电视剧《青春之城》,以“三箭齐发”之气势,在全国讲好深圳故事、展现特区精神之后,又一“深圳出品”系列文艺作品的高光亮相。深圳,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中,不光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率先垂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系列文艺精品的诞生与传颂,也表明了深圳多年来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长积跬步的积极姿态。

  “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如今,衡量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尺越见丰富,作为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交响乐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动的新一轮文艺院团改革中,深圳交响乐团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演奏水平和原创作品等方面不断突破。在短时间内跻身全国一流交响乐团之列,助力打造城市高雅文化艺术氛围。

  文化的律动,有着联通人心的作用,而交响乐作为“世界语言”,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着天然的优势。近年来,深圳主创的交响“三部曲”——《人文颂》《我的祖国》《英雄颂》,经由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足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原创文艺精品成为外界认识深圳的精彩窗口。

  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将饱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的“仁义礼智信”广为传颂,向世界讲述中国梦的故事;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将祖国的壮丽山河、深厚底蕴和民族大团结的幸福安康之景徐徐展开,以交响之声将家国情怀诉说;《英雄颂》传达出人民孕育英雄,英雄来自人民的广袤情怀,书写了一部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新史诗。

  可以看到,深圳原创交响乐紧紧把握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以家国情怀和时代风范展开艺术的气韵万千,共同勾勒出深圳这座“奇迹之城”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探索着深圳文艺“走出去”,深圳城市形象展示的新路径、新表达。

  与此同时,“深圳出品”系列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的市场口碑表现,也说明着题材对创作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唯有立于时代的峰峦之上,方能让文艺创作的径流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海。

  在舞剧《咏春》中,故事因“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落在“理想”。回荡在深圳发展征程中的时代精神,也因艺术的巧妙表达而拥有了更为丰盈的人文魅力;在舞剧《深AI你》中,深圳这座“未来之城”以火热的发展现实,为文艺创作赋予了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性模拟,用“温度”嫁接起科技与人文的桥梁;在深圳为原型的电视剧《青春之城》中,深圳的青春,因梦想与信念而热血,因肩负国家发展的使命而具有了现实意义。

  多年来,深圳始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以文化自信主动担当,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文艺工作者,对时代激情呼唤所作出响亮回答,不断“出拳”发力,在雅俗共赏中,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在文艺精品中渐次显影。

  (原标题《礼赞英雄,谱写当代华章深圳:以文艺精品擘画新时代精神图谱》)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 张啸威/图)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