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壮大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盘点2022,南山区综合实力高位跃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壮大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盘点2022,南山区综合实力高位跃升

来源:读创2023-02-06 16:10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2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八届二次党代会盛大开幕,记者细读南山区八届二次党代会报告发现:2022年,南山区综合实力高位跃升,用辖区GDP、税收、社消零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创业密度等各个领域的好成绩,稳固并壮大了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交出了一份发展提质、工作提速、治理提效的优异答卷。

  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什么样?

  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不仅展示了速度,更体现在质量。南山区在面积仅187.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惧经济发展总量大、基数高的挑战,以辖区GDP、税收、上市企业总量、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发明专利数量均为全市第一的成绩,实现了波澜壮阔而又激动人心的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2022年,南山区本地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 8036亿元增长3.3%,3年跨越2个千亿级台阶;

  辖区税收达1939亿元财政收入超361亿元,彰显经济强大韧性;

  企业发展捷报频传,新增18家上市企业,总数达205家,贡献了全市近一半 的增量

  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引进126个重点项目落地,投资总额超1700亿元

  科技创新动力澎湃,发明专利占全市41.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1件,为全市的4.1倍、全国的23.6倍

  新引进各类人才1.8万人,全职院士达68名

  经济“筋骨”更强健。规上工业韧性凸显,重点行业、百强企业强劲拉动,2022年南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077.5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6.2%,成为南山经济主引擎。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去年南山区金融业增加值931.38亿元,增长9.0%,对GDP贡献率达31.1个百分点。消费能力庞大,2022年南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3.99亿元,增长0.5%。

  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更体现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当辖区GDP、税收等指标持续走高时,深圳南山的PM2.5均值达1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经济数据一高一低的对比,更好诠释了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的魅力。

  “高产南山”如何逆势而进?

  “双统筹、促发展”,南山区千方百计稳增长、型产业,扎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逆势而进,进中提质。

  打好“稳增长、促消费”组合拳,出台纾困专项资助、产业扶持政策,全年安排资金超35亿元,惠及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5.4万家。

  实施“14+7”产业集群规划,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发展。修订出台《南山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4+N”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产业资金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助力产业加快集聚。

  成功引进清科南方总部,新认定7家跨国公司总部,总部企业数量达129家(含15家跨国公司总部)。新增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累计达到140家,总量全市第一。

  创新产业空间供给模式。全面推进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项目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空间解决方案南山样板。以“总部联建+国企代建”推进高新北联建和留仙洞七街坊总部联建。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投产运营。

  全面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南山区不遗余力强科技、增动能,融合创新成效凸显。

  部省市共建机制不断完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印发实施,以鹏城实验室为引领的区域实验室体系更加完善。

  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深圳大学1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香港大学(深圳)筹建稳步推进,5所高校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零一学院、科创学院揭牌落地。

  启动概念验证平台建设,设立首期募资2亿元概念验证、中试、成果转化投资创新链前端基金,推出全国首个线上批量化“见投即贷”的投贷联动产品“西丽湖科创贷”。

  高质量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南山区奋蹄疾驰,抓改革、促开放,在机制体制创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南山路径。深化部省市共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体制机制改革获评全市年度优秀案例,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相关做法获国家发改委肯定;探索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南山与前海经济社会管理权责分工清单;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建政务诚信试点区;试点探索城市中心区运营管理模式改革,后海中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2022年,南山区在风雨中奋进,在攻坚中落实,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取得丰硕成果。扛起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南山路径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未来的南山将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变革的精彩缩影。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