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马兴作品研讨会在深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马兴作品研讨会在深举行

来源:读特2022-11-23 17:20

  近日,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承办、龙华区作协协办的“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马兴作品研讨会”在深举行。

  马兴,姓名陈马兴,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龙华区作协副主席。著有《迈特村·1961》《敲门》《大海心潮》《回到迈特村》四部诗集。曾获海燕诗歌奖、2020中诗网十大诗人奖、第三和第四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提名奖、第十一届“诗探索·红高粱诗歌奖”提名奖、《诗刊》社“新余工小美杯”全国新农村主题诗歌大赛优秀奖、首届鲁艺文艺奖诗歌奖等。

  “伟大只是其中的一个词/我摸不到它的边/摸不到它们温暖的细节/这些冠冕堂皇的事物/存在看不见的黑洞/在这生生息息的轮回中/妈妈告诉我/蚂蚁虽小如尘埃/也有四处闯荡的梦想蝴蝶因为轻/飞得像一朵蒲公英/落在地上也是一粒种子/小的是美好的/妈妈的话也是小的”。这是马兴在作品《小的是美好的》中的诗句。对此,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西诗歌》杂志主编黄礼孩表示:“读陈马兴的诗歌,他落笔清晰,意象清新,形象简约,情绪完整,他从平常小事那里升华,那些卑微的事物因为诗人的凝视而被书写被纪念,这就是诗歌的精神:细微之光存于人间,那是生命淳朴的发现。”

  黄礼孩表示,自己与马兴认识多年,他认为马兴在多年来诗歌写作的精进得益于他对诗歌的热忱和对别人的请教。“他将生活之路与精神之途链接起来,在一个点上构建自己的诗歌之乡,这是一个关键时刻。诗人的写作不是文字的排列,而是个体生命与世界的交织,是记忆前浪与未来后浪的联通,是心灵的询问和语言的冒险。对于以前未加思考的事物,马兴开始有了文学层面上的认识,最大限度去说出自己的生活和内心融合出来的心灵之声。”黄礼孩在视频发言中这样说。

  在辽宁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大连日报》资深编辑李皓看来,“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语境下,太多晦涩、自言自语和难以抒情达意的文字,充斥在一些诗人的文本里。相对于这些,清澈见底的马兴,不由得让我眼前一亮。是的,马兴的诗歌是现代主义表征下具有传统表达方式、又兼具现代意义的诗歌,是让人能够读懂、感同身受的诗歌。他的乡愁,是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

  李皓认为,马兴的作品有着内敛而丰盈的抒情节奏,且十分有节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雷州半岛,如同雷州半岛“文化化石”般存在的石狗,是他的记忆原点。“可是,他的抒情节奏,并没有大开大合,激情四射,而是在举重若轻的叙述里,来揭示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马兴的诗《清明时感》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份节制。”

  同时,李皓眼中马兴诗歌的特色还体现为绵延在话语张力中,一份“不见不散的情义和情感蕴藉”。“这是洋溢在他的文本里的,四处可见的情感姿态。他的句子,并不奢华与庄严,甚至有那么一缕散淡。可就是在这一缕一缕的散淡里,却透着感染着灵魂的温暖。”

  活动方供图

  (原标题《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马兴作品研讨会在深举行》)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