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信仰与灵魂再出鞘

来源:三峡晚报2022-07-26 23:11

  写在前面: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维权工作者,却下连广大老百姓,上牵国家几代领导人,成为了新时代“全国十大新闻热点人物”,荣获了“中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并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布衣青天”。

  ——记“护法卫士”扬剑昌

  有信仰才有担当。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是没有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必然沒有担当。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党员的最大担当。因此,在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那怕前面是地雷陣、火焰山,我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杨剑昌

  1958年出生的杨剑昌。他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教育。父亲杨德忠解放前在农村私塾教书,受中共地下党的影响,秘密参加了抗日东江纵队并担任地下交通员,为革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从父亲那里,杨剑昌受到许多革命思想的熏陶。父亲的言行给杨剑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小就立下信念:做人——就要做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人。

  自1993年入职深圳市罗湖区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即今天的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罗湖消费者协会。从此,走上了为消费者维权之路,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直至退休。据不完全统计,成功处理了3050余宗消费投诉案件,涉及消费者20多万人,涉案金额近95亿元人民币。他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区各级授予的荣誉80多项。人民群众称他为“布衣青天”、“护法英雄 ”。他先后被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授予“全国受理消费者投诉十佳”、“中国十大新闻热点人物”、“中国保护消费者杯最高奖”、“3.15金质奖章”、“全国十佳维护消费者权益”等称号。连续三届当选深圳市人大代表。

  正义与邪恶历来是一对冤家对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是正义压倒邪恶,便是邪恶压倒正义,但最终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杨剑昌有一双火眼金睛,他的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凭借火眼金睛反贪除恶,维护公平、正义,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在杨剑昌的眼里,百姓的事情无大小,在他的维权案件中,大到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小的几万、几千,他都会认真负责地查处,为国家挽回损失,为百姓伸张正义。

  杨剑昌在与邪恶的较量中,曾一度遭到邪恶的严重一击。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杨剑昌长期坚持打假反腐,自然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用杨剑昌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现在每天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打假。”一心一意维护人民权益的人,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是绝不会忘记的。对于杨剑昌的行为,他所在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总是坚决支持,格外关心。

  “泰明”案的尘埃落定,是一个正义战胜邪的典型案例。邪恶之人得到了法律的制裁。“护法英雄”杨剑昌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党和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和奖赏。杨剑昌不畏强暴,不怕威胁和利诱,为正义而战,为消费者的权益而战的精神,在深圳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在杨剑昌为百姓维权的职业生涯中,类似“泰明”案只是冰山一角。为此,他多次险遭不测。其中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一辆挂着特种车牌的小轿车突然加速冲向杨剑昌,幸好他反应迅速,避免了一场夺命的飞来横祸。一个月内,类似的蹊跷险情又在马路上重演一次,还好苍天保佑好人,杨剑昌福大命大,没出人命。另外,一次杨剑昌在食堂用完早餐准备回到办公室时,突然遭到两名彪形大汉用啤酒瓶袭击其后脑勺的疯狂报复,幸亏及时赶来的同事将头破血流的杨剑昌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不禁发出惊叹:“好险呀!只差4厘米就可致命。”

  杨剑昌以“俯下身来为百姓做牛,挺起身来为人民办事”为己任,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凭借他执着的信仰,高尚的灵魂,在平凡的为消费者维权路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消费者维权成了杨剑昌引以自豪的终身职业。他专心致志投入其中,为消费的权益奔走呼喊,他认定这是敬业的魅力所在。

  杨剑昌还是深圳市人大代表。他不负人民的信任、百姓的嘱托,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他设立了深圳市第一个人大代表接访室,5年里共接待投诉3000多宗,接访2万多人,平均每天接访超过10人,向各级政府提出议案和建议420多个,文字达60万字,内容涉及中国消费体制改革、中国农村六大问题、中国物业业主立法出台、中国城市违建和农村违法用地等问题,并呼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再修改。

  作为人大代表和消委会的官员,杨剑昌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人民群众和消费者争取合法权益,还专门在媒体平台开设《杨剑昌网上接访》专栏,拿出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来做“杨剑昌接访日”,实现“网上接访,天天接访,亲自打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解决更多的问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笔者试问杨剑昌:你是一个工作狂,为了工作,为了维护消者的权益,不惜自己的生命,积劳成疾。而且,还要利用积累的节假日,自费外出调研,为了啥?累不累?老杨回答说,他就是一个平凡人,要说不累是假的,确实有点累。为消费者维权,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乐趣。每当完成一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看到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我比他们还高兴,也就不觉得累了。

  说到调研,老杨说,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除了不法分子的利欲熏心,利用法律法规的盲区,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外,在法律上、制度上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我要通过调研,向有关部门和立法机构提供修补漏洞的第一手材料,以期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法规的修订,

  简单朴实的一席话,道出了一个消费者维权工作者的担当。

  时至今日,杨剑昌仍继续行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从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到违规违建、防骗防拐,只要“老杨”知道的有损消费者权益和违法的事情,再难再远他都要去查、去办。

  有人说,老百姓找杨剑昌投诉,不仅因为他有正气,还在于他能为民做主、伸张正义。那些在常人看来一个小小的消费者协会公务员不可能办成的案子,杨剑昌不但办了,还办得让众人心服口服。正因为如此,老百姓相信他,信任他,有什么问题,尽管他退休了,仍然找他。

  因为他负责、认证、坚持的工作态度,他每接到一个案子,都会一遍遍地翻看材料,一遍遍地核实信息。他拿出一大叠材料告诉笔者,目前这些资料都还不够,还会去现场调研相关当事人。“案子的前因后果必须查清楚才能向有关部门提交”。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那些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也是害人的。

  退休不退岗,杨剑昌继续行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从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到违规违建、防骗防拐,只要他知道的有损群众和消费者权益的违法事情,再难再远都要去调查。

  退休不褪色,发挥正能量,看着杨剑昌每天带病忙忙碌碌、不辞辛劳的为民身影,群众称赞他为"民间纪律委员干部"。对此,杨剑昌回答道:"只要遇到不公平、不公正、违法乱纪的事情,我不怕威胁和死亡,依然会坚定地站出来,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者:张强)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