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汉中将优质文旅资源“打包入川” 开创引客入汉新局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汉中将优质文旅资源“打包入川” 开创引客入汉新局面

来源:群众新闻2025-09-29 17:50

  9月19日至24日,汉中文旅宣传小分队携满满诚意与浓浓秋意跨越山川,走进西成高铁沿线城市,深入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将优质文旅资源“打包入川”,诚邀四川游客来陕入汉,欢度国庆、潮游汉中。

  汉中是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汉江从此发源,秦岭四宝在此栖息,刘邦、诸葛亮等先贤在此留下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汉中不仅是西成高铁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重要枢纽城市。汉中文旅先后走进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宣传推介文旅资源、积极引客入汉。

  架友谊之桥拓城市“朋友圈”

  翻开中国地理长卷,秦岭见证着陕川两地千年的人文交融。从蜀道到汉江,古驿道上商旅往来的盛景,正是区域协作的生动诠释。

  此次活动期间,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从多个角度全面推介了独特、丰富的文旅资源,详细介绍了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推出的特色主题活动、多项惠民政策以及面向外地游客的专属福利,向四川游客发出“欢度国庆 潮游汉中”的热情邀请。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汉中市将推出7大类180项文旅促消费活动,特别推出“引客入汉”三重惠民“大礼包”,让所有来汉游客沉浸式感受汉中的诗与远方。汉中市还分别与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签订《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备忘录》,一系列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双方迈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旅合作新阶段,为今后持续深入交流互动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区域文旅合作注入了新动能,也扩大了汉中城市朋友圈。

  “勉县不仅有着全球唯一一株400余年古旱莲,更有着天下第一武侯祠……”“仲秋时节,黎坪的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醉了游人,美了心扉……”“走进兴汉胜境,一砖一瓦都能领略到大汉的雄风,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自信……”活动期间,勉县、略阳、镇巴、佛坪4个县区文旅局、汉中市旅行社协会、汉中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兴汉胜境、龙头山、黎坪、长青华阳景区、田园酒店、饮马池小吃城、前进路夜市推介人通过讲解与展示,将汉中的汉风古韵、秦巴风情与历史人文娓娓道来,令人心驰神往。还组织重点县区、景区相继做客“小树日记、李宝贝、李LiLA漫游记、左诗诗”等大V直播间,发布汉中秋季旅游产品和优惠政策,累计吸引200万人次观看,开创引客入汉新局面。

  文旅为媒唱响“大合唱”

  汉中从以春日盛开的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火热出圈,到以汉文化为主题,四季常红,汉中正以文为媒、以旅为脉,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此次走进四川,正是汉中与友城合力唱响文旅“大合唱”。

  为繁荣发展文旅市场,汉中市统筹旅游要素、紧盯市场需求,围绕汉风古韵、秦岭生态、文化研学主题,从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5日,推出了汉风长歌、汉韵休闲、诗画秦巴、非遗实践、红叶观光等10条两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集历史人文、旅居度假、非遗体验、科考研学等于一体,涵盖了汉中市7个县区、20余处重点景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让游客深度感受汉风古韵、灵秀天汉的别样风采。

  此次活动也为汉中与广元、绵阳、德阳、成都市重点旅游企业搭建了沟通交流新平台。活动期间,汉中与到访地旅游企业代表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塑、精品线路打造”等内容深入交流,共话友谊,共谋发展。四川当地多家旅游企业表示,汉中文旅资源富集,是四川游客的理想目的地之一,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将带团队走进汉中,实地考察交流,推进更为深度的合作。汉中市旅行社协会分别与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旅行社协会签订了《旅行社客源互送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共同开发打造特色跨省旅游线路,加强双方在旅游宣传推广、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导游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促进两地游客互流互通,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今年“双节”期间,汉中市邮政大酒店、田园酒店等12家星级酒店住宿价格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平均优惠40元/间;汉中市博物馆、张骞纪念馆等馆推出“五馆”通票优惠政策,南郑龙头山、留坝紫柏山等10多个景区推出了套票优惠政策,略阳县五龙洞、宁强汉江源等13个景区实行“穿汉服免费游览”等优惠政策;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5日期间,游览汉中市创新推出的诗画秦巴、非遗实践等10条线路还将享受8折左右优惠政策。

  山海交映、各美其美,携手同行、美美与共。这场跨越千里的文旅之约,对汉中而言,不是终点,更是跨区域文旅协作的新起点。(群众新闻记者 杨露雅)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