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9-28 11:40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柳洪华):千年古都绽放青春光彩,文化交流谱写友谊新篇。9月27日,备受关注的“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短视频创作大赛决赛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在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西安市教育局主办,旨在通过中亚青年的独特视角,以短视频为载体,生动展现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形象,进一步深化西安与中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友好合作。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与会嘉宾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事馆领事伊布拉基莫夫·贝里克,陕西省外事办公室中亚处处长陈刚,西安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王纲,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西安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副处长刘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精英荟萃。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博爱学校等学校的中亚留学生齐聚一堂。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致辞

  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让在西安学习的中亚留学生能够深入到西安的城市、企业、乡村,感受西安的发展,表达他们与西安的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交往交流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致辞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在致辞中表示,这场活动看似是一场短视频创作比拼,实则是一次极具深意的“文明对话实践”,中亚青年以镜头为笔、以西安为卷,记录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形”,更是中国与中亚“民心相通”的“魂”。中国与中亚的友好,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传承,也需要青年们用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去推动,希望本次大赛成为中国与中亚、与世界青年交流的新起点。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决赛现场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西安高校众多中亚留学生积极参与。参赛者围绕西安的中欧班列(西安)、数字城市发展、“非遗+文旅旅游”、留学生的校园生活等多元主题进行创作,用镜头语言深度感知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西安故事。经过初赛作品筛选、专场培训、实地参访等环节,最终共有20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决赛在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带来的童声合唱《玉盘》中拉开帷幕,各环节紧张有序,精彩纷呈。20组选手分为四组依次登场,通过120秒的主题演讲结合原创短视频展播的形式,向评委和观众全面展示了其创作理念与对西安的独到观察。选手们的作品构思巧妙、视角新颖,充分体现了中亚青年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深刻理解,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格列布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格列布第一位出场,视频中他跳着欢快的舞蹈,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在西安的两年多时间,我化身探险家走遍这座城市,最令我惊讶的西安厚重文化和先进科技的融合。”格列布演讲时说道。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哈山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是一对组合,他们用视频表达如何在西安找到了家。“在这段非凡的旅程中,我用脚步丈量了世界的广度,用心感受了文化碰撞的深度。从阿斯塔纳到西安,每一次经历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每一次挫折都助力了我的成长,每一次成长都使我的中国故事更有温度。”简爱克说。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邵夫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邵夫认为,古老的城墙和飞驰的地铁,中文点餐和打乒乓球,在西安,这些最平常的生活才是最亲切的,是对西安最好的推荐。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麦可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麦可拍摄制作过很多展示中国的视频,他坦言:“西安的名胜古迹众多、美食丰富,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延续了几千年,这些都是我喜欢西安的原因。我想说,想看历史来长安,想看现代来西安,在西安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穆萨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穆萨通过视频展示羊肉泡馍,表达着“西安情结”。“羊肉是我们的最爱,馍是西安的味道,长长的粉丝将西安与吉尔吉斯斯坦连接在一起。”穆萨说。

  评委团由来自外交、新闻传媒、高等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包括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吕卫东,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熠,陕西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长安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张娜,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编委、社会新闻部主任王晓英,西安报业集团前新媒体部主任、V哥短视频创始人申伟等。他们对每组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现场打分和精彩点评,肯定了选手们的创意与努力,并就作品内容、叙事技巧、文化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书法家肖云儒

  点评中,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书法家肖云儒从宏观文化视角对大赛作品进行了梳理与解读,高度评价了活动对于促进文明互鉴的积极意义。“参赛选手用‘异乡的中国话’讲着自己与西安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他们的作品,让苍凉的古城变得温馨,古老的古城变得青春,书本上的古城变得有烟火味。同时,看到年轻的参赛选手,我很想当中亚的推荐官,或许曾经我在比什凯克、阿拉木图、塔什干等中亚城市或许与这些年轻人有过一面之缘,这就是交流和友谊的力量。”肖云儒感慨地总结道。

  杨宝珍从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的角度,对作品的国际视野与桥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未来,这些参赛选手将成为文化使者,提升西安在中亚国家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文化交流和互鉴。这正是此次大赛的根本意义。”杨宝珍点评说。

  此外,史佳、王晓英、申伟以媒体人的敏锐视角,从作品的发现力、表现力、传播力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吕卫东、张熠、张娜从学术的角度,评价了作品的画面与音乐匹配度、网络传播适配度、内容丰富度和独特性等方面。“这些作品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参赛者用青年的语言为中国西安与中亚的友谊写下了生动注脚,这是两种文明在镜头下的温柔碰撞。无论是叙事风格、城市观察,还是创意满满的故事化表达,让西安不再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可触摸、可共鸣的生活与文化,”史佳点评时说。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特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一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二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三等奖颁奖

  经过公正严格的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及优秀奖十名。其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哈山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荣获特等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带来的童声合唱《玉盘》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民乐表演《半壶纱》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民乐表演《青花瓷》

  比赛间隙,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带来的民乐表演《半壶纱》《青花瓷》,以及长安大学留学生献上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舞蹈《魅力孟加拉国》等文艺节目,为紧张的赛事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和谐画卷。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长安大学留学生表演舞蹈《魅力孟加拉国》

  本次“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短视频创作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在西安的中亚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分享见解的广阔平台,更以青春视角和现代传播方式,向世界生动推介了西安的独特魅力。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青年一代的心灵相通与友好情谊,为持续深化西安与中亚地区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青春动能。

  大赛虽已落幕,但中亚青年作为“西安推荐官”的使命仍在继续,他们将用镜头持续记录这座城市的精彩,为推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增进中外人民相互理解贡献更多力量。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