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9-28 11:40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柳洪华):千年古都绽放青春光彩,文化交流谱写友谊新篇。9月27日,备受关注的“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短视频创作大赛决赛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在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西安市教育局主办,旨在通过中亚青年的独特视角,以短视频为载体,生动展现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形象,进一步深化西安与中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友好合作。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与会嘉宾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事馆领事伊布拉基莫夫·贝里克,陕西省外事办公室中亚处处长陈刚,西安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王纲,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西安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副处长刘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精英荟萃。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博爱学校等学校的中亚留学生齐聚一堂。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致辞

  西安市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让在西安学习的中亚留学生能够深入到西安的城市、企业、乡村,感受西安的发展,表达他们与西安的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交往交流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致辞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在致辞中表示,这场活动看似是一场短视频创作比拼,实则是一次极具深意的“文明对话实践”,中亚青年以镜头为笔、以西安为卷,记录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形”,更是中国与中亚“民心相通”的“魂”。中国与中亚的友好,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传承,也需要青年们用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去推动,希望本次大赛成为中国与中亚、与世界青年交流的新起点。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决赛现场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西安高校众多中亚留学生积极参与。参赛者围绕西安的中欧班列(西安)、数字城市发展、“非遗+文旅旅游”、留学生的校园生活等多元主题进行创作,用镜头语言深度感知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西安故事。经过初赛作品筛选、专场培训、实地参访等环节,最终共有20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决赛在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带来的童声合唱《玉盘》中拉开帷幕,各环节紧张有序,精彩纷呈。20组选手分为四组依次登场,通过120秒的主题演讲结合原创短视频展播的形式,向评委和观众全面展示了其创作理念与对西安的独到观察。选手们的作品构思巧妙、视角新颖,充分体现了中亚青年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深刻理解,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格列布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格列布第一位出场,视频中他跳着欢快的舞蹈,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在西安的两年多时间,我化身探险家走遍这座城市,最令我惊讶的西安厚重文化和先进科技的融合。”格列布演讲时说道。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哈山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是一对组合,他们用视频表达如何在西安找到了家。“在这段非凡的旅程中,我用脚步丈量了世界的广度,用心感受了文化碰撞的深度。从阿斯塔纳到西安,每一次经历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每一次挫折都助力了我的成长,每一次成长都使我的中国故事更有温度。”简爱克说。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邵夫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邵夫认为,古老的城墙和飞驰的地铁,中文点餐和打乒乓球,在西安,这些最平常的生活才是最亲切的,是对西安最好的推荐。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麦可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麦可拍摄制作过很多展示中国的视频,他坦言:“西安的名胜古迹众多、美食丰富,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延续了几千年,这些都是我喜欢西安的原因。我想说,想看历史来长安,想看现代来西安,在西安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穆萨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穆萨通过视频展示羊肉泡馍,表达着“西安情结”。“羊肉是我们的最爱,馍是西安的味道,长长的粉丝将西安与吉尔吉斯斯坦连接在一起。”穆萨说。

  评委团由来自外交、新闻传媒、高等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包括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杨宝珍,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吕卫东,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熠,陕西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长安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张娜,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编委、社会新闻部主任王晓英,西安报业集团前新媒体部主任、V哥短视频创始人申伟等。他们对每组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现场打分和精彩点评,肯定了选手们的创意与努力,并就作品内容、叙事技巧、文化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书法家肖云儒

  点评中,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书法家肖云儒从宏观文化视角对大赛作品进行了梳理与解读,高度评价了活动对于促进文明互鉴的积极意义。“参赛选手用‘异乡的中国话’讲着自己与西安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他们的作品,让苍凉的古城变得温馨,古老的古城变得青春,书本上的古城变得有烟火味。同时,看到年轻的参赛选手,我很想当中亚的推荐官,或许曾经我在比什凯克、阿拉木图、塔什干等中亚城市或许与这些年轻人有过一面之缘,这就是交流和友谊的力量。”肖云儒感慨地总结道。

  杨宝珍从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的角度,对作品的国际视野与桥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未来,这些参赛选手将成为文化使者,提升西安在中亚国家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文化交流和互鉴。这正是此次大赛的根本意义。”杨宝珍点评说。

  此外,史佳、王晓英、申伟以媒体人的敏锐视角,从作品的发现力、表现力、传播力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吕卫东、张熠、张娜从学术的角度,评价了作品的画面与音乐匹配度、网络传播适配度、内容丰富度和独特性等方面。“这些作品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参赛者用青年的语言为中国西安与中亚的友谊写下了生动注脚,这是两种文明在镜头下的温柔碰撞。无论是叙事风格、城市观察,还是创意满满的故事化表达,让西安不再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可触摸、可共鸣的生活与文化,”史佳点评时说。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特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一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二等奖颁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三等奖颁奖

  经过公正严格的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及优秀奖十名。其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哈山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简爱克荣获特等奖。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带来的童声合唱《玉盘》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民乐表演《半壶纱》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民乐表演《青花瓷》

  比赛间隙,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学生带来的民乐表演《半壶纱》《青花瓷》,以及长安大学留学生献上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舞蹈《魅力孟加拉国》等文艺节目,为紧张的赛事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和谐画卷。

共话丝路“同心圆” “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 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长安大学留学生表演舞蹈《魅力孟加拉国》

  本次“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短视频创作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在西安的中亚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分享见解的广阔平台,更以青春视角和现代传播方式,向世界生动推介了西安的独特魅力。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青年一代的心灵相通与友好情谊,为持续深化西安与中亚地区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青春动能。

  大赛虽已落幕,但中亚青年作为“西安推荐官”的使命仍在继续,他们将用镜头持续记录这座城市的精彩,为推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增进中外人民相互理解贡献更多力量。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