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9日,由陕西省文物局、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发起的陕西省2025年“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专项公益活动开幕仪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盛大举行,陕西省内91家博物馆共同参与,以“科技+文物+公益”的创新模式,开启文物保护全民参与新篇章。本次活动是继2024年腾讯“繁星计划”在陕西落地实施后,陕西与腾讯的再次深度联动,旨在汇聚全民力量参与三秦瑰宝数字化保护,推动全省文物保护数字化进程。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岩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刘东平主持。
久久公益节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公益节日之一。此次活动立足陕西“文博大省”定位,依托腾讯“久久公益节”十年公益生态积淀与近年来陕西省博物馆在数字化、智慧化升级中的实践经验,以打造“人人可参与、时时可守护、处处可体验”的文物保护新场景,切实推进陕西文物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仪式上,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岩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公益活动筹集到的公益金,都将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3D采集、文创开发等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焕新传承,让每个游客都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大家的努力将为每一方碑刻建立文物的“数字基因库”,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送你一朵小红花”
三秦瑰宝全民守护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西北区域负责人董海波分享了“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的实践思路。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形式创新,降低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门槛,激发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提高游客观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数字守护人”。
据董海波介绍,9月9日至10月20日期间,凡到陕西省内91家博物馆参观游览的市民游客皆可通过参与扫码拍照,领取“小红花”奖励,随手参与就可以为为博物馆贡献“热力值”,为陕西省文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腾讯会根据每家博物馆游客贡献的“热力值”匹配多项文物保护支持,赋能博物馆文化遗产传承焕活工作,让博物馆里珍贵的馆藏文物被看到、被守护。据悉,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将逐步落地全国500多家博物馆。
当天,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互动体验区现场,入馆的市民游客踊跃参与互动:通过扫码、拍照、打卡等一系列操作,轻松完成助力;凭借助力成功的打卡页面兑换博物馆文创周边,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
(
热力值等你加满!
全省91家博物馆邀你来打卡
伴随着活动启动,省内91家博物馆也将同步开展活动。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渭南市博物馆等省内各地博物馆,超500位志愿者将作为”小红花“助力团协助博物馆推进活动进程。据场馆工作人员反馈,游客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高涨,不少家长群体专门带孩子前来参与活动,高校志愿者也为活动开拓了新的宣传渠道,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的博物馆爱好者纷纷加入其中,争先为博物馆加热助力。
不少博物馆内,游客通过扫描专属文博码(一馆一码)参与公益打卡时,还能深入了解博物馆及馆藏文物信息,欣赏高清文物图片展现的丰富细节,聆听语音讲解。活动期间,各馆志愿者全程耐心引导,详细讲解活动流程,协助游客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互动体验,在扫码与拍照的互动中,为每一段博物馆之行留下温暖的公益印记。游客们纷纷表示:“在参观过程中随手参与文物保护,既有趣又有意义,通过拍照扫码领取‘小红花’获得荣誉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从来不是封闭的专业职责,而是开放的社会共识,是全民可参与、可持续的文化行为。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以担当守护历史,用行动传承文明。陕西与腾讯SSV 数字文化实验室携手推进文物数字化全民守护的“陕西实践”,将持续推进文博资源从“专业守护”向“全民共享”迈进、从“活化利用”向“价值共创”升华,不仅让陕西更多博物馆的文物得到关注与守护,也让中华文明在数字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韩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