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连续第14年联合开展多民族学生社会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连续第14年联合开展多民族学生社会实践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2025-07-28 19:5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7月,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组织包含汉族、苗族、蒙古族在内的7名师生赴新疆与新疆大学开展联合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两校连续开展暑期联合社会实践的第14年。本次实践以筑根基、强信念、看发展为主线开展专题调研,旨在办好“行走的思政课”,促进多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在亲身体悟国情、社情、民情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学细悟筑根基 共话团结向未来

  7月15日,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12日在新疆大学考察时的路线,参访新疆大学校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新疆高等教育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历程,进一步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识。下午,团队来到新疆博物馆与地质矿产博物馆,探寻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多彩文化;在红山公园“前人栽树,后人幸福”题词前,感知各族军民一代接一代绿化红山的艰辛历程。

  边关践行强信念 戍边精神励青春

  7月17日,实践团前往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卓尔特河的河谷内的红山嘴边防站,聆听边防官兵讲述他们卫国戍边、民族团结、中蒙友谊和“三不倒”精神的生动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边疆地区军人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全军封山期最长的边防哨所之一,每年10月至来年5月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冰封雪裹,封得住山,封得住路,却封不住戍边战士内心的热爱与忠诚,正如实践团成员向红山嘴边防站赠送的书法作品上写的那样“雪海孤岛间绽放的热血之歌”。最后,实践团来到中蒙17号界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与戍边战士共同唱响《强军战歌》。

  扎根基层看发展 民俗风情润心田

  7月18日,实践团前往萨亚铁热克村的“户儿家”文化大院和“红领巾小课堂”。在“户儿家”文化大院,70岁的李红秀指着墙上祖辈们的照片,向同学们讲述160余年来,从甘肃、陕西、山西一带迁徙至此的40多户汉族农民与各民族群众相互扶持、繁衍生息的生动故事。如今,“户儿家”发展为3000多人的村落,形成独特的“户儿家”文化,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缩影。随后,实践团来到“红领巾小课堂”,开展宣讲活动和融入团结寓意的趣味游戏活动。活动中,哈萨克族小朋友与实践团成员在游戏中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用哈萨克语齐呼“恩特玛(团结)!”结束了此次活动。

  当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拉斯特乡的吉林援疆现代农业博览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漫步园区间,博览园负责人史之国介绍:“……园区建成6年来,已带动28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土地能让村民净收800元,同时吸纳了40余名周边群众务工就业,每人每年增收5.4万元……”随后在与当地牧民的访谈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与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效,体悟了全国各族人民聚焦发力、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据悉,自2011年起,由西安交大对口支援办公室发起,经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有关单位协商筹备,由两校团委负责以联合方式组织双方学生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共有220余位来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等同学参与其中,是全国对口支援学校间首家实施的学生联合社会实践项目,并于2015年被正式纳入教育部高校工作组(10+2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年度工作协议、成为团队支援各成员单位的基本工作内容。

  未来,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将持续用好援受双方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断提升立德树人质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同学们扎根西部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