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量能力的电影AI创作引擎 西影“影谱”即将全面上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全量能力的电影AI创作引擎 西影“影谱”即将全面上线

来源:西影集团2025-07-02 10:16

  月光、家中、书桌前、屏幕亮着。

  一位编剧轻点鼠标,一段关于盛唐诗人漂泊命运的段落被输入“影谱”(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系统。片刻后,系统返回了几条故事建议,并根据进一步指令相继提供了剧本大纲、人物小传及完整故事板,图中场景考据精细、人物风貌得体。

  以往,完成这一切需要多位业内人士协同创作一月有余,如今,这个周期以秒为单位。

  在电影诞生130年后的今天,我们正站在另一个历史的拐点。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用胶片定格了现实的流动,那么今天的创作者们正试图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想象的边界。这不是技术对艺术的侵犯,而是创意与智能的深度融合。

全量能力的电影AI创作引擎 西影“影谱”即将全面上线

  当前中国影视创作的一项挑战,大都在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还不强,讲故事的方式还不够打动人。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故事的核心载体——“一剧之本”始终是决定影视作品品质的灵魂所在。

  这些年,西影始终在探寻如何在剧本创作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为影视主业的创新发展找准突破口。2023年,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破题思路。但质疑随之而来:AI做得到吗?它能否理解“悲剧的崇高”?能否捕捉“东方美学”的留白?能否触及我们人类情感中所有决绝和欲语泪先流的纠葛?

  2023年3月,西影成立电影AI实验室,协同电影学、叙事学、AI算法、大模型架构师、剧本医生和职业导演制片等各领域专家,用两年的时间交上了一份答卷。

全量能力的电影AI创作引擎 西影“影谱”即将全面上线

  从根本上看,AI要介入剧本创作,并非仅仅是更快写出情节,而是对“电影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一朴素命题的回望。因此,西影提出“电影元知识”体系的研究,通过认知AI和文本生成技术的交汇,解构与重构电影故事原理,开发电影故事质量认知参数和指标体系,建立起电影内容生产的知识图谱与语义向量数据库。它既能够智能辅助生成剧本初稿或进行评估修改,也能挖掘文化趋势与审美倾向,还能为创作者提供新颖视角和创意灵感。

  2023年7月,国家电影局来西影调研,充分肯定了西影在电影AI领域的创新探索勇气,并具体指导了下一步的研发方向。西影从最核心“剧本生成、剧本评估、剧本修改”三大子系统延伸,相继开发了电影故事板、制片管理、电影成片分析、电影样片生成等模块,最终形成涵盖影视创作生产全链条的七大子系统人机协同平台。

  剧本生成系统

  从一句创意Idea到剧本,系统引导编剧填入自己的想法,由大模型实时生成故事创意,人与AI互动创作,最终形成电影剧本初稿。

  剧本评估系统

  几十个电影专属故事质量参数、多达千项专业指标,几分钟之内针对强剧情电影剧本形成详细诊断报告,精准指出故事内核、人物塑造、叙事节奏、语言表达、市场预期等问题。

  剧本修改系统

  一个带有AI辅助功能的剧本专业编辑器,拥有一键智能格式化、AI改写、AI续写、场景智能推荐、AI助手等20多项创新功能,为编剧带来高效系统的沉浸式创作体验。

  2024年9月21日,“影谱”(企业版1.0)在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知名编剧、导演纷纷进行了测试应用,对剧本评估、生成与修改三大子系统的精准度与创造力给予高度评价。“影谱”作为陕西省首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借“专家级输出能力”填补了国内电影垂直AI领域空白,并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与国家电影局专项资金支持。

  2025年3月起,西影面向全国(含港澳台)青年编剧与导演,组织多轮次的“AI协同电影剧本创作训练营”,通过“影谱”的使用培训、电影故事原理学习及案例式创作交流,辅助青年电影人创作质量过硬的好剧本和好电影。

  2025年8月15日,SaaS版的“影谱”将全面上线,“剧本生成、剧本评估、剧本修改”三大子系统将面向整个电影行业开放注册,覆盖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院校师生以及广大创作爱好者,真正实现全行业范围内的AI创作互动与技术赋能。

  电影故事板系统

  已完成测试版开发,基于“文生图”模型训练、异构架构、多角色一致性优化与分层规划推理技术,可自动拆解剧本分镜、生成视觉故事板画面。后续将支持从分镜直接生成视频镜头,实现从剧本到影像的智能化过渡。

  制片管理系统

  具备智能任务分解与多智能体协作功能,能够自动统筹剧本分场、人员匹配、拍摄排期等复杂流程,形成横跨职能部门的实时高效协作网络。

  电影成片分析系统

  基于西影自研的多模态理解算法,支持对长篇叙事视频的结构化解读、情节深度识别与视觉信息对齐,帮助创作者更精准地回溯、解构与优化故事表达。

  电影样片生成系统

  运用视频AI生成技术,将剧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电影样片,系统将延续文生图架构和制片系统中的智能分解能力,指导电影的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

  上述系统将在后续陆续发布,届时,“影谱”将成为中国唯一拥有“全量能力”的电影内容创作平台和生态系统。

全量能力的电影AI创作引擎 西影“影谱”即将全面上线

  下一步,西影将联合影视企业、金融机构、IT和AI公司,通过自主投资和市场融资,开展融合“文本、图像、视频”多模态大模型的规模化训练,建成涵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短剧、短视频的影视创作AI生态系统,打造成为服务影视陕军实现弯道超车、助力中国电影内容创作的新质生产力工具。

  诚然,AI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工具、伙伴,甚至试炼者,但真正能触动人心的瞬间,依然要由人类自己完成,提笔为心中难言之事命名,为经验的盲点赋形,为时代留下沉思。

  就像一个世纪前的胶片,今日的AI,不过是另一种看世界的光。但欣喜的是,此刻这束光,正照耀在我们前方。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