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来源:西安演艺集团2025-05-02 19:40

  “五一”假期首日,“2025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群众文化活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长惠敏莉,一级演员李洪刚、范莉莉、李东峰、屈鹏、高二强等13位易俗社秦腔名家们集体亮相,吸引现场千余名戏迷及游客吼唱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为广大游客奉上了别具一格的秦腔艺术盛宴。

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图片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西安演艺集团、快手承办,西安市戏剧家协会、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易俗社协办。

  图片秦腔发源于黄土高原,唱腔高亢激昂,其剧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观众得以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当日,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台上,13位秦腔名家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头饰,扮相俊美,神情专注,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悠扬的板胡声,演绎《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等秦腔经典名段,将“大秦之腔”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上唱腔嘹亮,台下掌声不断。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从专业戏迷到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他们或与名家共同吼唱,或高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录像,完全沉浸在秦腔的艺术世界中。

  图片 “老技艺”如何玩出“新花样”?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秦腔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秦腔扮相、经典唱段教学、戏曲服饰试穿等互动项目。同时,以“吼“换礼等秦腔体验活动作为联动内容覆盖了易俗社街区、永兴坊、兴庆公园等西安文旅地标,将秦腔元素植入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参与者可以通过分贝电子感应装置以“吼”秦腔的方式来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据快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秦腔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前年12月上涨了65%,对比同年6月也涨了46%。《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更是把秦腔列为TOP3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易俗社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召,与快手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打破秦腔传统线下演出的时空壁垒。在本次活动中邀请多位快手头部达人现场打卡直播,通过新媒体矩阵进行全方位传播,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狂欢,让秦腔艺术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图片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快手联合相关单位,在易俗街区举办“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西安这座网红城市,除了美食景点,还有“秦腔”这一文化标签值得关注。通过这一新颖的活动形式,助力非遗文化放大,让年轻人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也给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快手希望能通过“极致体验+顶流传播+产业联动”,将秦腔从地方剧种升维为国民级文化自信符号,打造政务媒体助力传统文化复兴的标杆案例。

  图片西安演艺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千人吼秦腔”活动不仅是对秦腔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新起点。西安的秦腔艺术家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更多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五一”期间,艺术家们还将奔赴陕北子洲等基层地区开展系列演出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把秦腔艺术送到百姓身边,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演出,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秦腔艺术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