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色热土焕新颜——再访陕甘宁革命老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红色热土焕新颜——再访陕甘宁革命老区

来源:新华社2025-03-31 19:06

  县城广场上,豪迈的陕北民歌唱响幸福生活;农家果园里,小苹果长成大产业;六盘山下,新鲜蔬菜与数据中心的算力服务共同“生长”……行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处处新貌让人欣喜。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经过多年发展,这片红色热土不断努力描绘民生殷实、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新画卷,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如磐初心。

  一诺千金: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陕甘宁革命老区在我们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锻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这是共产党人对老区人民的庄严承诺。

  陕北榆林市清涧县,喜庆的陕北民歌在县城“口袋公园”唱得热闹:“滚滚的米酒炕头摆,酒曲曲豪迈地上来;新农村修得连成排,信天游唱红新时代……”

  歌词映照生活变迁。“这几年,不少原来的荒地和闲置地块得到重新规划,改造为城市公园,为群众增添了休闲好去处,县城面貌大为改观。”清涧县住建局副局长贺峰说。

  从城市建设到交通出行,从看病就医到养老照护,点滴之间折射陕甘宁革命老区群众生活的日新月异。

  这是延安市一份特殊的民生实事清单:免费为全市一线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全市18周岁及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6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向13个县(市、区)学校定向培养300名地方公费师范生……

  近年来,对老区的投入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系列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赵永东查看苹果长势(2024年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临近中午,宁夏盐池县振兴社区的社区食堂饭菜飘香。“我和老伴儿是这里的常客,两个人一顿饭才花16块。”82岁的饶良会说,“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吃饭不发愁,也解决了孩子们的担忧。”

  盐池县民政局副局长焦风东说,这样的社区食堂在全县已有40家,“明厨亮灶”让老人就餐放心、安心。

  在甘肃庆阳市,连续多年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并且率先在全省启动医院医保窗口“一站式”结算和“先看病后付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在陕甘宁革命老区,山乡巨变的同时,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勠力同心:以产业振兴点燃老区发展引擎

  地处西北一隅,不沿海、不靠边,再加上气候干旱少雨,产业基础薄弱一度困扰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

  再访陕甘宁,从田间地头到算力机房,许多“意想不到”让人重新打量这片土地。

  延安市洛川县,顶端果业公司生产车间内,数条智能选果线正在为一颗颗苹果“体检”,达标的苹果会按照着色度、糖度等不同指标分门别类打包发货。

  作为全国知名的苹果大县,洛川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九成果农户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洛川苹果因为品质过硬,已多次飞上太空,供航天员食用。”洛川县副县长张军旗说。

  产业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条上每一环的精密咬合。

  “有专家上门普及新品种、下地指导种植技术,企业在家门口就把苹果包圆了,从种到卖,整个产业链条既精细又齐备,这产业咋能不好?”去年,洛川果农杜二牛家的苹果纯利润达到50万元。

  产业振兴,也在于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一筐筐产自六盘山区的冷凉蔬菜乘“飞的”运往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近年来,原州区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不断探索打造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目前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带动全区2.4万人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

  “从一粒种、一棵苗,到水肥、管护、采收、分拣、包装,整个链条都有标准化的安全把控。”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荣说,销路越来越广,靠的是标准化、品牌化。

  农民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装运采摘好的蔬菜(2024年8月29日摄)。新华社发

  产业振兴,更在于把准经济发展的脉搏、产业发展的浪潮。

  目光转向甘肃省庆阳市,这里涌动的已不仅是地下的汩汩石油,更有澎湃的“数据洪流”。截至2024年底,当地算力规模突破5万PFlops,算力服务已陆续延伸至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数”海搏浪筑“算谷”,庆阳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答卷日渐亮眼。中国能建、秦淮数据等行业巨头纷纷入驻当地开展算力服务。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副总工程师孙斌说:“庆阳融入数字经济浪潮的潜力正在不断挖掘,为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愈发深刻的变革。”

  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展示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及建设推进情况(2025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郎兵兵 摄

  当苹果红遍山塬、蔬菜香飘四海、算力链接九州,陕甘宁革命老区正以昂扬的姿态诠释发展初心,培育发展新机。

  时代画卷: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行至村里最高处的龙头山上,只见绿林苍翠、松涛阵阵。眺望远处,一汪湖水在夕阳下金光点点、格外秀丽。

  “村里山上光秃秃,沟底乱石头,小雨满坡流,大雨冲成沟”是高西沟人记忆中的样貌。

  高西沟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生态保护史”。从山上缓坡修梯田、沟底淤地打坝埝,到高山远山种林木、近山阳坡建果园,再到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陡坬种柠条,经过多年实践,高西沟村摸索出治沟治坡的经验,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这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水土保持示范园(2024年6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如今“层层梯田盘山头、阵阵果香飘满沟”,好景色带来好光景。“游客看山看水、采摘瓜果,我们提供特色的农家饭,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村民高锦武说。

  从陕北的沟壑纵横到塞上的荒漠戈壁,这片曾饱受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困扰的土地已换上“绿装”。

  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甘肃环县毛乌素沙地边缘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逐步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宁夏蓝”“黄河清”成为宁夏人晒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的热图。

  绿色发展脉搏律动,绿色产业蓬勃向上。

  行走在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不见风吹沙走的景象,只见一排排整齐铺展的草方格,曾经高低起伏的沙丘被绊住了“脚步”。

  多年来,盐池坚持生态立县,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18.51%和58.56%,县城周围也筑起长10公里、面积近10万亩的防护林圈。

  从“黄沙窝”到“绿家园”,实现历史性逆转的同时,盐池县开始向沙要效益。

  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柠条,既是优质的防风固沙灌木树种,也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材料。为此,盐池先后培育柠条加工龙头企业7家,鼓励饲草加工企业(合作社)流转柠条灌木林,年均平茬柠条30万亩以上,年产饲料4.5万吨,产值达到3600万元以上,形成了国土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格局。

  苍翠回响处,万物共生长。

  在庆阳市宁县,随着“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的实施,天然林与人工林相连成片,老百姓在子午岭林区外也能借林生“金”。

  “算上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林下旅游,当地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5亿元,真可谓‘绿了青山、红了日子’。”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干部赵亚平说。

  红底色、绿生态、新动能,陕甘宁革命老区正以铿锵的脚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字记者:陈钢、张斌、梁军、苏醒

  海报设计:李梦帆

  统筹:陈炜伟、樊雨晴、赵露露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