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根线织出一个产业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一根线织出一个产业园

来源:西部决策网2024-12-10 18:51

20241209111319700-80-c7b22.jpg

  安康市汉滨区一家工厂的智能化袜业制造产业链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兰织布的场景,虽已跨越千年,但仍引人无限遐想。时至今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工纺织备受推崇,而智能化生产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很多人知道安康是毛绒文创之都,却很少人知道这里也涉足袜业,生产着各式各样的袜子。安康袜业发展现状如何?一根线如何织出一个产业园?让我们一探究竟。

20241209111447229-91-b9060.jpg

  袜业何以落户安康

  从西安出发,乘坐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便可抵达素有“中国硒谷”之称的安康。秦巴山区内,山峦绵延不绝,河流蜿蜒不息。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翠绿。

  下了火车,再驱车半个多小时,便来到位于安康市汉滨区的五里工业集中区。园区内厂房林立,各大功能区有序分布。在安康市汉滨区发改局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安康柏润智能化袜业制造产业链项目现场。

  整条产业链涵盖智能袜业一体机生产、高端织袜生产、核心原料包覆纱生产,各区域生产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琳琅满目、品类不同的各式袜子被高效地生产出来。

  “我们是今年2月28日成立的公司,主要做智能织袜机,用来承接全球100多个中高端品牌袜的代工。”安康安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亮介绍道。

  他提到,早在2023年2月,安康市汉滨区的相关负责人前往江苏扬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扬州方面确立初步意向后,便组织人员前往安康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产业政策、投资环境等。在全面评估了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市场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后,决定在此地建立工厂。

  项目从2023年5月启动到现在一年半时间,已建成50台袜机总装车间、30台袜机精调试车间以及一个可容纳400台设备进行稳定性测试的平台,有796台智能化袜业一体机顺利下线。此外,还建成了10条中高端织袜生产线、3组定型流水生产线,并配备了后道包装及仓储物流等相关设施。

  那么,安康有发展袜业的先天优势吗?

  安康市汉滨区发改局副局长崔蓉介绍,安康发展袜业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袜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归因于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安康地区的劳务成本相对较低,这成为投资商选择安康作为投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41209111511138-66-940ec.jpg

  从“一根线”到“一双袜”

  袜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随着个性化服装时代的来临,与之相配的袜子也展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在项目展厅里,陈列着安康袜业生产基地精心打造的各类袜子产品。品类方面,有绅士袜、潮流袜、家居袜等;材质上,分棉袜、羊毛袜以及一些采用新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纳米银防臭系列和石墨烯袜等。

  要生产高品质的袜子,首先得拥有优质的织袜设备。

  王亮介绍,安康安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阶段,凭借自主研发的电控系统和编织操控软件等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行业内领先的智能织袜一体机。该机器能够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性完成织袜、翻袜、缝头等多道工序,真正做到了从一根线到一双袜的即时成型。

  今年,企业紧跟智能化发展趋势,引入了数字化孪生技术,成功实现了2.0版本的飞跃。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实时追踪到每一台一体机的生产工艺单、产能、能耗等详细信息。此外,传感器也会即时反馈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真正实现了智能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厂区内共有智能织袜机199台,平均每台机器一天(24小时)能生产袜子260余双,并朝着全自动化(即黑灯工作)的目标迈进。智能化设备与新工艺流程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原本需要五十多名工人的生产线,现在仅需十几人即可全面管理。

  织袜机有了,但生产袜子所需的关键原料——氨纶包覆纱又从何来?

  记者获悉,这种原材料简而言之,是将氨纶纤维包裹在其他纤维上而形成的合成纤维纱线,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久性。鉴于每双袜子中约有25%的原材料为氨纶包覆纱,该材料直接决定着袜子的松紧度、拉伸性和弹力,进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为降低外地采购成本,安康市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成功吸引浙江海宁的纺纱企业入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安康润杰明智能织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新建了72条包覆纱自动生产线,专注于生产各类高品质的氨纶线、橡筋线等织袜所需原材料,供织袜使用。

  走进车间,只见黑灰两色的氨纶包覆纱在机器上顺畅地运作。而在成品展示区,则陈列着粉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多种色彩的纱线。这些五彩斑斓的纱线,正是织就各式各样袜子的“幕后英雄”。

  机子有了,原材料也备齐,袜子的生产便顺利开启。在智能织袜一体机的厂区内,一台台织袜机正“勤勉地运作”。红、黄、绿等各色丝线缠绕于织袜机顶端,按照预设程序灵活跃动,宛如跳动的音符,编织着多彩的图案。织袜机左下方,一个圆形装置内盛放着刚产出的袜子。这些袜子尚未定型,略显松散,随后通过传感器被传送至指定区域,由工人进行分类整理。

20241209111529249-85-d32d3.jpg

  一双袜子“点亮”一群人

  从最开始的纱线变成后来的成品袜,工序虽仅有四五道,但后期的整理、打包、定型,以及包装却需要大量的人工。

  在厂区内,身着工装的员工在捡配区、待配对区、辅料区、包装区等区域不停地忙碌着。

  “我们早上的第一项工作是先到生产线检查袜子原料是否使用正确,接着查看其外观与工艺,确认有无破洞等问题,之后由晚班同事做进一步的抽检。”

  在质检区域,何龙巧正手拿一只袜子,专注地进行质量检查。她告诉记者,她家住在汉滨区大同镇,与五里工业集中区仅隔几公里,加之公司提供的薪资符合她的期望值,因此她选择在此工作。

  “这项工作操作简便,很容易上手。只要用心投入,人人都能胜任。”在包装区域,经朋友引荐加入的周大姐正紧锣密鼓地为袜子进行配对与打包。她向记者透露,由于来此工作门槛低,许多周边的群众都选择来这里务工。

  日常购买的新袜子上都有标签,这标志着袜子生产流程即将完成。在打签区,一位宝妈正将三双袜子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套上包装袋并封口,随后将12双袜子打包成一组,至此,这道工序基本完成。

  这位宝妈说,由于家中还有4岁的孩子要照顾,所以她不能像其他工友那样有白班和夜班,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但这个区域可以灵活上下班,她既有一份收入还兼顾了孩子。由于这个岗位是按计件算酬劳,工作中的她总是尽可能加快速度,争取完成更多的量,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王亮介绍,现在企业中共有员工200多人,其中90%都是当地群众,为带动当地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康袜业在五里工业集中区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还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乡村。在汉滨区五里镇的张营村,社区工厂内的八台织袜机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村党支部书记张山介绍,这个社区工厂借鉴了浙江诸暨市及五里工业园区的一些经验。从去年9月运营到现在,订单源源不断,平均一天生产的袜子量达四五万双。

  一踏入社区工厂的大门,便可见到打包整齐的袜子已整装待发,准备运往外地。其他如编织区、库料暂存区、缝头区、成品暂存区等生产线齐备,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着缝头、翻袜、定型、包装。

  “我们都60多了,这个社区工厂给我们这些老年人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机会,要不然我们去哪里挣钱?”村民李大姐乐呵呵地说。她说由于家中没有耕地,来这里工作不仅能有一份收入,还能让她有时间回家照顾家人,真是两全其美。

  记者了解到,像李大姐这样的农村妇女,因年龄偏大常常难以获取工作机会。然而社区工厂的成立为她们带来了转机。来此务工不仅距离近、有收入、还能兼顾家庭,何乐而不为。

20241209111541430-74-0cbd5.jpg

  一根线织出一个产业园

  一双袜子如何“孕育”而生?它的“前世今生”又蕴含哪些故事?它的“成长与壮大”又会为当地带来什么?在安康市汉滨区的五里工业集中区,您都能找到相关答案。

  提到袜业领域,浙江诸暨作为袜都已广为人知。如今,在安康地区,袜业产业链的升级与配套设施建设正稳步前行。安康柏润智能化袜业制造产业链项目正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塑造品牌形象、五年形成规模、八年树立行业标杆”的总体发展目标稳步推进。目前,该产业链项目团队正与西安工程大学设计团队合作,围绕袜机电控技术、织袜编程系统、全场景MAS系统等核心控制系统做进一步的研发。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陕西高校服务本土经济,促进袜业在安康地区稳步发展。当前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突破国外袜机技术壁垒,掌握核心控制系统,使国产设备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西安工程大学张团善教授已深耕袜业技术研究数十年,他热切期盼国内技术能够早日引领市场。

  安康市汉滨区发改局局长洪波介绍,当前,五里工业集中区作为纺织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主阵地”,其优势愈发显著。截至目前,集中区已吸引1家智能织袜机生产企业、5家织袜企业、3家纺纱企业以及1家电商入驻,年产各类中高端袜可达6亿双。此外,在织袜企业的引领下,园区创新性地推行了“总部企业+家庭工坊”模式,成功在周边地区发展了40余户家庭工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双袜子”背后,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而由一根根丝线编织而成的产业园,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不断向前迈进。在这里,一针一线不仅织就了袜子,更编织出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绚丽图景。(记者张静)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