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省侨联派驻紫阳县城关镇大力滩村工作队员周诗雅
晨光照耀在碧波荡漾的汉江上,江面雾气弥漫,江畔青山耸立。临近江边的村庄里,橘园、菜地、茶园相映成趣,错落的农房和别致的小院点缀其中,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美景图缓缓铺展。这里就是省侨联定点帮扶的紫阳县城关镇大力滩村。
“大家好!欢迎和我一起漫步大力滩,我是阿雅。”省侨联驻村工作队员周诗雅常用这句话作为驻村短视频开场语。自2022年10月派驻到村以来,她已然把自己当作村里的一份子,在火热实践中深深扎根乡土、热心服务群众,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主动请缨 投身乡村振兴
2022年9月,当得知单位即将轮换驻村工作队员时,周诗雅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提出申请。“我是青年干部,又是党员,应该有这种担当。”周诗雅这样对组织说。此时,她的孩子仅2岁多,她自己也才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正处在身体休养期。她克服自身困难,义无反顾地奔向农村的广阔天地。
周诗雅同志到村后,迅速熟悉村情,全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正如她印象中的陕南山村,大力滩村山高坡陡、产业基础薄弱,全村一半以上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村里大都是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她了解到,大力滩村是农家绿色蔬菜、紫阳金钱橘的传统优势产地,她和县派第一书记、村“两委”商议,打算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结合村里正在实施的庭院经济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聚焦重点 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利用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周诗雅建议大力滩村聚焦重点,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户增收作为庭院经济建设的两大抓手。
围绕人居环境改善,省侨联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庭院经济建设项目,在第三村民小组先后建成橘园观光步道、生态篱笆、蔷薇花廊、青砖花台、人行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省侨联驻村工作队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在全村选出1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帮助其修建打造庭院“微景观”,每户发放建设资金5000元。
周诗雅深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是庭院经济建设的核心要义。她主动请求单位出面协调,在省农业农村厅为紫阳县申请到总投资150万元的“柑橘高质高效园及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并在紫阳县委统战部争取到2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大力滩村农家蔬菜园基础设施建设。家家户户的庭院旁,“小菜园”“小果园”长势旺盛。“我种了5亩菜地,一年能卖五六万元。”村民朱永财一脸自豪。“我这里离三小(即城关镇中心学校)很近,学校把我的橘园选作实践基地,我在地里除了收橘子外,还有额外的几千元收入。”村民王文明高兴地说。
凝心聚力 发动侨界支援
周诗雅所在的单位省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将单位职能与定点帮扶工作相结合?她坚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作为推动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也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她联系单位,广泛发动海外侨胞投身帮扶。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来自柬埔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侨胞先后为村捐赠路灯100盏、为镇中心卫生院捐赠救护车1辆,为镇中心学校捐赠智慧台灯20盏、教辅书籍3350册,为村捐款5万元,为紫阳县第二小学27名师生提供免费赴延安研学机会,驻村两年来累计投入85万元。她还联系爱心侨商,帮销紫阳茶等农副产品共计12.3万元。
每个“六一”儿童节,她都会联合爱心侨企,为全村留守儿童送去蛋糕、文具、毛绒玩具等慰问品。她关注村中留守老人,在寒冬来临之前为全村近60位老人发放过冬棉衣,并在春节前夕为他们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她牵头组织在全村评选出10余名“好媳妇”“好婆婆”“巾帼先锋岗”,帮助本村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品格。
发挥优势 宣传帮扶正能量
结合基层工作,周诗雅同志坚持笔耕不辍。《织密农村疫情防控“安全网”》等多篇文章刊发《陕西日报》,《陕西省紫阳县城关镇大力滩村:“让乡村劲吹文明风”》刊发《中国农网》。心得体会文章《驻在茶乡话茶事》刊发《经济日报》子刊《经济杂志》。.
她擅长用镜头记录驻村见闻。她的微信视频号“阿雅漫步大力滩”(抖音号同名)已发布“驻在茶乡”短视频41期,全网播放量超过30万人次。视频展现出青年干部奋战乡村振兴一线的优良精神风貌,搭建起一座和群众沟通的桥梁。2023年5月4日,她的驻村感悟视频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当“燃”有我》节目收录,并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转发。在中省定点帮扶单位走进安康市恳谈会上,她作为驻村队员代表发言。今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陕西分行在安康市委党校举办驻村干部培训班,她以《如何做好驻村帮扶》为题,开展交流分享。
驻村两年,时光飞逝。在周诗雅看来,这段驻村经历令她难以忘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她学会了如何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这将是她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