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24 20:40

  中新网延安10月23日电(刘越)万万没想到,记者们刚下大巴,就被苹果林间的主播赵生生“硬控”了三十秒。

  “我们陕北土质好,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苹果口感好,个头大,颜色红,水分足,老铁们,家人们,赶紧下单!”

  作为去年才继承家业的“果二代”,赵生生正尝试利用新媒体,来打下一片“新江山”。他一边满脸笑容地讲起自己的生意经,一边拿起苹果,举刀一切一划,汁水迸溅,甜美果香扑面而来。

  苹果甜,南沟村老百姓的日子更甜。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村民赵生生向记者们展示汁水丰盈、清甜味美的南沟村苹果。刘越 摄

   苹果树下的乡村振兴“变形记”

  10月22日,在大巴车沿着摇曳的林海转了好几圈后,“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终于抵达了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

  放眼望去,良田美池,碧树繁花,瓜果飘香。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成片的苹果林。一列列整齐的果树被菜畦隔开,红果掩映在绿叶中,煞是可爱。

  “苹果果型长的好吃,圆的差一点,记得要选表皮条纹多的,这种苹果甜。”苹果树下,高大姐给记者讲起挑苹果的小妙招。高大姐是外村人,闲时来南沟村打打零工,侍弄侍弄果树,赚点小钱。

  “这里的苹果好卖嘞!可多游客来这转,都是摘完直接装箱,一箱一箱买。前两年来了一个西安的果商,看着果园好,尝着口感好,最后包了几百万块钱的果子。”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果园工人向记者讲解挑选苹果的秘诀。刘越 摄

  将苹果树称为南沟村的“摇钱树”,毫不夸张。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驻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忠介绍,如今南沟村的苹果种植面积高达3160亩,能达到人均3亩、户均10亩的种植规模。“苹果收入占我们全村成员总收入的52%,总产值达到了1500多万,纯收入约为1080万。”

  要知道,南沟村过去是一个典型的拐沟村,总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345户1009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南沟村按照生态优先、农旅融合、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自2015年起依托村集体经济修缮了水利等设施后,南沟村开始大力发展苹果等经济作物;2018年,南沟村成功脱贫摘帽;2023年,全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增长到21500元,村集体经济由0收入增长到63万元;今年年初,为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南沟村又引进新品种,改造果园200余亩。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沉甸甸的苹果压弯了枝。刘越 摄

  截至目前,南沟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幸福指数也不断增强。

  南沟村的蝶变,充分印证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栽树。小小红苹果,让南沟村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道路。

   直播带货 “链”动苹果产业新未来

  而新道路上,往往不乏新的身影。

  自从延安苹果跟着神舟十二号、天舟五号等飞船上太空后,“太空苹果”名头便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果农都吃到了红利,果园“老把式”赵永东就是其中一员。

  赵永东种苹果十余年,从一开始的五六万元,到后来的七八万元、十几万元,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去年,他种植的苹果亩产量达到四千斤,收入14万,刨去成本,利润能达到十万。而赵永东的儿子赵生生,则是南沟村为数不多返乡种植苹果的后生。

  由于家中果园无人管理,再加上父亲年岁渐长,去年五月,赵生生从城里返乡,成为一名新鲜出炉的果农,也成了村里第一位通过直播带货苹果的短视频博主。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赵生生和父亲赵永东(左三)。刘越 摄

  有趣的是,最初赵永东并不赞同儿子的“网红路线”,认为他是在胡搞瞎闹。“一开始我是反对的。我心想,成天玩手机怎么能赚到钱呢?那时候我还笑话他,让他别弄了。”

  后来随着成交额的逐步攀升,赵永东这才意识到,互联网还真是个好平台。过去论堆卖,现在论箱卖、论个卖,电商新模式,开拓了南沟村苹果产业的新空间。如今,赵生生以“赵哥爱生活”的账号活跃于某短视频平台上,每天直播2-3小时,分享果农生活,创作乡村段子,以内容抓取流量,再反哺销售,目前已累积了3.6万粉丝。

  谈及自己的主播事业,赵生生这样说:“互联网是好平台,在家既照顾了孩子,又照顾了老人,还能挣到钱。我经常对自己说,要把事业干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也能带动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回来共同发展,共同把农业给搞起来,这样才能共同走向致富道路。”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苹果园间,媒体团成员尝试采摘苹果。刘越 摄

   果树认养 开启乡村致富新“钱”途

  在致富道路上,村民有干劲,村委会也屡出新招。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南沟村创新经营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展直播带货,全面推行苹果樱桃认养,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引进企业发展夜经济,让南沟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了连年增收。

  其中,“我在南沟有棵树”认养活动广受欢迎。果园中,随处可见憨态可掬的“身份牌”。果园分为认养区和自由采摘区,以苹果树500元/棵、樱桃树798元/棵的价格进行认养,村集体分别提取30元、58元的推广费,年增收12.2万元。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苹果树的“认养证明”。刘越 摄

  张忠举例,一棵樱桃树的采摘权是25 斤保底,如果不够,工作人员会到自由采摘区予以补齐;一棵苹果树的保底量则是三箱24颗装的苹果。“外地游客可以发快递。延安市周边的游客可以带着老人、孩子体验采摘乐趣。”

  此外,南沟村计划未来几年陆续平稳大规模种植新品种果树,并采取防雹网、杀虫灯等现代化技术防治自然灾害、病虫害。当前,村里还在尝试构建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旨在融合养殖与种植,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来说,村民养牛、养羊,同时发展果园。羊被放养在果园里,粪便有助于果园的土壤循环,果树因此得到滋养,产出的苹果品质上乘,而苹果的销售收入又鼓了村民的腰包。”张忠介绍,该模式的核心是“以旅带农,以农带畜,以畜养果,以果养人”,最终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收益。

小小苹果树,种出延安致富新“钱”途

南沟村里广袤的苹果园。刘越 摄

  以小苹果走出大富路,是延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深耕,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达332.8万亩,年产苹果464.4万吨。全市220多万人口中,将近一半人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80万农民从中获益,苹果产业收入占农民经营净收入的61%。苹果产业已成为延安全市覆盖面最广、持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

  如今,延安苹果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出口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是延安苹果产业发展的概况,也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漫步黄土地,每一颗红苹果都诉说着动人故事。它们不仅是自然的甜蜜馈赠,更是饱含初心的奋斗果,是广连市场的致富果,是大有前途的振兴果,映照出党和人民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小小苹果连接起千家万户,共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图景。(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戛纳电影节闭幕 中国导演毕赣获特别奖

  • 文博会:“美丽工坊”人气旺 手工艺品带动残疾妇女增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